A2:经济总第3001期 >2023-12-18编印

产业振兴之“松柏样本”
—记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肖裕兰
刊发日期:2023-12-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松柏村产业成片。
  本报记者 向君玲 文/图
  12月15日,记者前往福田镇松柏村采访,只见蜿蜒盘旋的山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是柑橘产业园;光秃秃的,则是精心剪枝后的脆李产业园。
  冬日好时节,田间管护忙。果园里,60岁的村民杨贵春正在管护柑橘果园。“这个果园有800亩“龙回虹”品种的柑橘,果子品相好、口感好,但还要过十余天才开始采摘。”杨贵春如此说到。
  近年来, 松柏村发展2150亩柑橘、2550亩巫山脆李以及300亩枇杷,每到果子成熟时节,前来收购的果商、车辆来来回回,村里热闹极了。
  农村美、产业兴、村民富,尤其是柑橘和脆李这两棵“摇钱树”,让松柏村300多户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
  好干部好产业好前景
  曾经的松柏村无水源、无畅通公路、无烟火气。因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戏称为“一通半”———通电、不通水、断头路。
  因为贫穷,全村382户1128人,其中有700多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村里田地撂荒严重,几乎遍地荒山。”聊起当初产业发展之路,村支部书记肖裕兰打趣,往事不堪回首。
  2016年7月, 刚刚走马上任的肖裕兰,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走上了改变山村落后面貌的突围之路。
  一定要让荒山变果园!肖裕兰先后多次带着村支“两委”到外地考察学习,把农业专家请进村里考察。“我们取土壤样本送到专业机构化验,结果显示适合种植柑橘、脆李。”肖裕兰有了信心。
  根据全县的产业发展规划,经过反复比较、论证,村里选择种植市场行情好、产量高的W·默科特和龙回虹柑橘品种,以及脆李。
  火车跑得快,全靠动力带。通过不断努力,这些年,肖裕兰带领村民在全村只有1700亩耕地上,硬是种植了5000多亩的果树。
  为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2022年,肖裕兰探索果园建设立体化,因地制宜套种豌胡豆、辣椒、红薯,为村民额外增收20多万元。
  产业兴旺了,百姓如何富裕,集体如何变强?
  为了保障村里人人都能参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能惠及每家每户,肖裕兰在松柏村探索出三种模式:一是土地入股分红模式。针对无资金的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累计入股农户185户,整合土地2350亩。二是资金入股分红模式。针对有资金的农户将整合过后的700亩土地折合为资金25万元,30户农户按建设成本以资金入股。三是大户承包经营模式。针对无意愿加入产业发展合作社的农户,培育种植大户。
  正是肖裕兰创新多种经营模式,让全村382户农户或分红、或收租、或务工的方式参与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村里旧貌换新颜,一切付出都值得。”肖裕兰十分欣慰,这些年,村里“变”的是发展方式、村容村貌、村民获得感,“不变”的是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方向。而支撑松柏村“变”与“不变”的,则是村民们的团结、拼搏和敢于创新。
  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的壮美画卷正在松柏村徐徐展开。
  有韧劲有本领有爱心
  当初村里发展柑橘、脆李等产业,并不顺利。
  村民们习惯了种“三大坨”,突然改种果树,大家坚决不干。
  肖裕兰带领村委一班人,逐户登门做工作,反复打电话沟通,召开群众会129次,村民终于有试一试的想法。
  为打消群众的顾虑,肖裕兰带头,和丈夫义务清园、建园,发誓搞出个样来,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在清园途中丈夫半个脚掌被割草机切开住院数月。这期间,作为村里的领头人,白天继续带领村民清园建园,作为家里的妻子,晚上又拖着疲惫不堪的瘦弱身躯开车六十余公里去医院照顾丈夫,解决了第二天的医疗药品后,一大早又赶回村里继续战斗。
  因为过度劳累,肖裕兰晚上走访贫困户时不慎滑入山沟,致左膝半月板撕裂。但因任务紧迫,没时间去治疗,她只好拄着拐杖坚持数月,“双拐支书”也因此得名。
  经过126天连续奋战,肖裕兰夫妻俩清理出了第一个700亩的柑橘园。
  期间,肖裕兰还带头把家庭积蓄全部拿出,以个人名义贷款,和村里干部一同成立了“松兰果树专业合作社”。
  也正是肖裕兰奋勇当先开始清园建园,松柏村的产业发展才有了起色。
  在肖裕兰吃苦耐劳、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精神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展产业充满了信心。 目前, 全村已发展产业5000余亩,发展林下经济种植3000亩。
  3组村民翁发福,家里有脆李果园150亩,是村里有名的种植能手。闲暇之余,他还帮其他村的果园剪枝。
  “我的果园逐步丰产了,今年收入45万元。”翁发福说,当初他并不看好大规模发展脆李产业,多亏村干部坚持发展产业,让他尝到了甜头。
  “在家里种果树划得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杨贵春代管“蓝瑰香”果园800亩,一年收入3万元,村里股份制果园,每年还有股份分红,现在日子也是越过越甜蜜。
  “只有大家过好了,她心里才会好过。”肖裕兰的丈夫说,今年,在脆李成熟销售季,村内有两户留守老人因为没劳力摘果子而发愁,肖裕兰得知情况后,立刻带头深入田间帮忙抢摘脆李并送往市场销售,让损失降到了最低。
  同时,每到年末岁尾,肖裕兰都会自掏腰包,带着村委年轻人到留守老人家中慰问,不仅在生活上帮助老人,还让年轻人们耳濡目染,让尊老爱幼的美德在松柏村代代相传。
  建平台建公路建景点
  苦干实干中,村民们紧紧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支部堡垒在产业发展中也变得更加坚实。
  在培育产业过程中,肖裕兰深刻体会到让产业产生效益比开初建设果园更难。于是,她提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带头组成管护团队、销售团队共150余人。
  “担心村民管护不到位,我专门请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上技术课,手把手教大家管护柑橘。”肖裕兰介绍,她还带头成立头雁联合农场,覆盖两个镇,服务了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采购、管护、销售“三个统一”,采购节约化、管理规范化、销售规模化。
  “什么时候给果树施肥、喷药、修枝等,管护队伍严格按要求去做。”肖裕兰说,由于柑橘管护到位,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全村预计采收柑橘120万斤,预计产值达300万元。
  柑橘、脆李成熟时节,是肖裕兰特别忙碌的时候。“我要联系客户、拓宽销路。有时候听闻有收购客商,都会想办法找到他们的电话,等到果子成熟时,提前联系对接,畅通销售渠道。”
  松柏村坚持销售“市场化”,在本地定销,建立稳固的购销关系,并借助渠道和技术手段销售如今,“女支书干农业”抖音串起了“线上+线下”成熟销售模式,保障丰产就丰收,2022年仅果园收入已经突破150万元,村内户均增收6300元。
  “一到柑橘、脆李成熟时节,很多客商都自行前来收购。”肖裕兰说,村里海拔300米至800米,阳光充足,产的果子酸甜适度、卖相好、口碑好,很受市场欢迎。
  松柏村交通不便,部分道路狭窄,阻碍了柑橘、脆李等产业发展。近年来,产业发展好了,肖裕兰开始着手改善水、路等基础设施。如今,拉通了20千米饮水管道,新修公路15公里,还修建了生产便道,整治了山坪塘等,使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近日,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共表彰10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及380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其中,福田镇松柏村支部书记肖裕兰获评青年先锋。这,是荣耀、是鼓励、更是鞭策。
  “全面乡村振兴路上,松柏人绝不能掉队。现在,我肩上的责任更重。”肖裕兰表示,下一步,将带领村民依托柑橘、脆李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赏花、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经济,为村民带来更多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