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985期 >2023-11-10编印

下 庄 之 心
刊发日期:2023-1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郑晋鸣
  光阴弹指过,未染是初心。23年前,理想是生存,下庄人与自然抗争劈山修路,努力实现脱贫清零任务。23年后的今天,理想是幸福,是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途中,精神再升华、力量再爆发、发展再跨越,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闪光。
  下庄人是闲不住的,这是一群虽然吃饱了饭,还要为梦想“追风逐日”的人。
  2015年,毛相林再次扛起修路大旗,带领村民用半年时间将机耕道升级成了3米宽的碎石路,车子能进村了。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道路完成了硬化加固,并加装了护栏。如今从下庄出发到县城,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正如下庄村村口竖着的这条标语,下庄人正凭借着这股精神,一鼓作气大踏步向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迈进。
  离开下庄前的那天清晨,记者与毛相林相约重走那条印满下庄人初心的“下庄古道”,看到特意换上运动鞋的记者,穿着皮鞋的毛相林提前打起了“预防针”,“我们走到哪算哪,不能走了就回来。”
  眼前的山路,被密林覆盖,时隐时现,时断时续,蜿蜒看不见头。
  记者小心翼翼,面对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的情形,手脚并用,几次都差点摔跤。不时低头望去,总能惊出一身冷汗。而前头领路的毛相林,则一路背着手,落脚极快,丝毫不曾犹豫,还总忙着把荆棘枝杈扒拉到两边,清出一条道来。
  一公里山路,我们竟走了一个小时,才仅仅到达第1个“大台阶”。毛相林说,“要想翻过这座山头, 还需要再爬过3个这样的台阶。”此时的记者早已大汗淋漓,心慌到捂着胸口说不出话。
  这样崎岖难行的山路,毛相林从前一年要走不下百次。只为能够将山外的繁华带进山里,将山里的希望带到山外。
  回到山下,记者走在如今平坦干净的新路上,已随处可见在田间埋头苦干的下庄人,不少村民家门口停着各式摩托车、小皮卡,还有邻村村民开着摩托专门拉着小鸡仔、小鹅仔来往穿梭叫卖。下庄村已然一派忙碌景象。
  记者见到村民刘恒玉时,70岁的他正和妻子在田里翻弄着一块红薯地。“这么大岁数了整天干农活累不累?”刘恒玉想都不想就回答:“当年修路都过来了,还有比那更苦更累的吗?”牺牲在修路过程中的沈庆富正是刘恒玉的女婿。说到女婿,刘恒玉突然哽咽:“如今女婿的牺牲换来了乡亲们的好日子,值了!”
  刘恒玉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一着急甚至有些口吃,但讲起自己的收成时,分外流畅,刘恒玉指着远处一片柑橘林,喜滋滋地说,“那一片都是我的地。我的10亩柑橘,去年收入2万多元。明年是柑橘盛产期,收成还能比去年翻倍。”
  在下庄村,64岁的五保户张胜生同另外3户一同安置在了一栋3层楼的“五保户”安置房居住,通过“集中居住、独立生活”的模式,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8年,张胜生告别了过去的破旧窝棚搬进了新房,一间近4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着独立厨房和卫生间。“这房子好哩,啥都有。”张胜生兴奋地带着记者展示屋里的摆设,别人送的电视机,别人送的柜子……还隆重介绍了一台自己花了500元在县城买的洗衣机。“我是享了国家政策的福,一年补贴7000多元,自己还种了2亩地,一年能收800斤麦子。日子有吃有穿,好过得很。”张胜生笑呵呵地说。
  干净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入户,仿若一条清晰的“血脉”,构建起全村内畅外联的发展新格局,路宽了平了,日子好起来了,老百姓的心敞亮了,但毛相林的心却依然没有放下。
  与毛相林交谈时,总是觉得这是个温和腼腆的普通农民。然而谈到要不要退休,62岁的毛相林言语间透出不一般的硬气,“现在还不能退,我还有事没做完。”面对记者追问的目光,毛相林沉吟了片刻,郑重地说,他计划在2023年带领全村人奔更高水平的小康: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全村目前达到这个水平的大概只有20%,离毛相林心中的“小康”还有着不小距离。
  盘活山里的“不动产”,发展生态文旅是毛相林的新梦想。“我们这儿抬头即是景,发展旅游业再应该不过了。”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于是,毛相林身先士卒,带头改造自家房屋,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每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毛相林带头“吃螃蟹”,一些胆大的村民也跃跃欲试,村民们逐渐尝到了旅游业带来的甜头,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2017年,县里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建成了19栋34户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还有65栋79户尚在建设中。特别的是,当下每家每户的外墙都是裸露的青砖色,问及此,毛相林说,“已和上级申请了,争取明年村里给统一刷上赭黄色,看起来会更漂亮、更有乡村风味。”
  “即使我们不出去,也要让顾客自己走进来。”下一步,毛相林要将下庄的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因子,提升内涵和品质,吸引更多的技术、资源向下庄流动,“目前我们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建设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已初具雏形,未来我们还将着重打造‘下庄古道’‘桃花源’等旅游景点,吸引更多游客来寻访这条‘天路’。”这群质朴的村民憧憬着美好新生活,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继续修出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采访结束了,离开下庄的那一刻,毛相林和众多闻讯前来的村民执意要将我们送出大山。渐行渐远,透过车窗,乡亲们的身影和大山融汇成一体,挺拔有力。山风有情,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此时此刻,再问“精神”是什么?对下庄人来说,就是世代追逐着的走出大山、惠及子孙的梦想,是凝结着的坚韧不屈、无所畏惧的气概,是饱含着的家国至上、故土难离的情怀,更是坚守着的那份脱贫致富、向往美好的初心。正是这样的下庄精神,换来了峭壁变通途,撑起了巍巍大山的脊梁。
  (作者系光明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