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979期 >2023-10-27编印

中国诗歌是如何演变的(四)
叶嘉莹讲诗歌
刊发日期:2023-10-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乐府诗兴起
  项羽的歌诗、汉高祖的歌诗,证明在秦朝以后的楚汉之间,流行的是楚歌的体式。汉代还有一些祭祀的歌,承继了《诗经》的四言体,可是没有什么诗的味道,因为没有真正的感发的生命。那么以后怎么演进呢?汉朝时就有乐府诗兴起了。
  什么叫“乐府诗”?汉武帝建立了管理音乐的政府机关“乐府”,令人采集全国各地的歌谣,把这些歌谣配合音乐歌唱。有时他也让文士写一些歌词,配合音乐来歌。这些配合音乐的歌诗,就叫作乐府诗。李延年就是替汉武帝掌管乐府的。
  班固《汉书》记载,“延年性知音”,李延年这个人,生来就懂得音乐,“善歌舞”,会唱歌也会跳舞,所以“武帝爱之”。《汉书》中李延年的故事在《佞幸传》。“佞”是不正当的意思。“幸”,他得到皇帝的宠幸。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皇帝宠幸就叫佞幸。因为李延年是以他的歌舞得到皇帝宠幸的,所以他就在《佞幸传》里。有一天“延年侍上起舞,歌曰”,李延年侍奉汉武帝,在皇帝面前起舞唱歌。
  他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皇上听了就叹息,说:“世岂有此人乎?”你说得这么美丽,让人一看见她就愿意为她倾城倾国,有这样的人吗?平阳公主就对皇帝说,“延年有女弟”,女弟就是妹妹,说李延年有一个妹妹很美。“上召见之”,皇帝召见了李延年的妹妹,一看他的妹妹果然是“妙丽善舞”,长得非常美妙,非常美丽,而且也会歌舞。“由是得幸”,于是李延年的妹妹就得到宠幸。这就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
  李夫人后来很年轻就死去了。她得病临死的时候,汉武帝常来探病。每次来,李夫人都用被子把脸遮住,不肯见皇帝一面。问她为什么,李夫人就说,你现在之所以这么想见我,而且对我的兄弟都这样重用,是因为我的美丽,使你对我有这样的爱情。可是我现在已经病了,面容不复当年的美丽,如果你见了,不会对我更有感情,也不会对我的兄弟更好。李夫人至死不肯让汉武帝见一面,汉武帝反而非常怀念她,因为她在皇帝心中,始终是那个最美丽的印象。
  于是汉武帝就想怎么能够再见她一面呢?汉朝初年有很多方士,战国时代一些阴阳家讲五行,讲修炼,讲方术,讲炼丹,就是方士。当时有一个方士跟汉武帝说,我有能力可以召来死人的魂魄。汉武帝说,你替我把李夫人的魂魄叫来,我要见她一面。那个方士就说,某月某日的晚上,我可以让你见李夫人的魂魄一面。汉武帝就相信了。到了那一晚,就在宫殿之中张了一大片帷幕,让汉武帝在这边,说人跟鬼神是不能够很接近的,只能远远地看。于是汉武帝在这边,隔着帷幕看到一个女子的影子走过去,好像当年的李夫人。
  谁知道这个方士搞的什么鬼呢。可是汉武帝因此留下了一首诗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这也是一首不错的诗。“是耶非耶”,是不是李夫人?他不确定。“立而望之”,他只能站得远远地望,“翩”是女子走路轻盈俊美的姿态。“何姗姗其来迟”,“姗姗”是形容她慢慢走的样子,她就从帷幕那边走过去了。
  总之,汉武帝喜欢音乐,他自己有时候也作诗。这首《秋风词》,相传是汉武帝作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有人说这首诗可能是后来的伪作,因为看这个口气不像是汉朝的诗。而且诗不是记载在正式的历史书籍中,是小说家言。虽然不见得是汉武帝的作品,可是这首诗其实是不错的,也是兴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天爽气清,草木都枯黄零落了,大雁从北方向南方温暖的地方飞去。
  宋朝晏殊有一首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夜的西风、秋风,“凋碧树”,使得草木都黄落了。就在这种草木的变化中,“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引起他思念的感情。当天高气爽,可以看得这么高远的时候,一个人上到高楼,就有所怀念,就“望尽天涯路”。“气之动物”,秋天草木黄落,天高气爽,容易引起人对远方的思念。这种感情,在中国有一个传统。不是从晏殊,也不是从汉武帝的《秋风词》,更早的是《诗经》里的《蒹葭》。《诗经》里所写的女子对爱情的向往,最有象征喻托意味的就是《蒹葭》。因为《蒹葭》中的女子,在扑朔迷离的恍惚之中,不是写实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很美的一首诗,而且是三段重复。“蒹葭”就是芦苇,“苍”,灰白颜色的芦苇,在秋风中摇动。“白露为霜”,天冷了,草木上的露水都变成了严霜。在这样草木黄落的季节,就有所怀念。“所谓伊人”,我所怀念的那一个人,“伊人”,就是那一个人,“在水一方”,她在水的那一边。“溯洄从之”,如果逆流而上去找她,是“道阻且长”,道路这么艰难这么遥远。“溯游从之”,如果顺着水,向下来找她,“宛”是似乎、好像,她好像就在水的中央。就是这样若即若离,似有若无,是耶非耶,就是这样追寻、向往的感情。汉武帝的这首诗虽不见得是真的,但表现了同样的感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是哪一个佳人?李夫人确实是一个佳人,但是不一定确指。“泛楼船兮济汾河”,我就坐在一个有高楼的船上,渡过汾水。当我的船从水中横渡的时候,扬起了白色的波浪。我船上的人,“箫鼓鸣兮发棹歌”,有吹箫的,也有打鼓的,在船上唱歌。“欢乐极兮哀情多”,我现在是皇帝,我今天志得意满,我今天放舟渡过汾水,可是“欢乐极兮哀情多”,这就是后来曹丕说的“乐往哀来”,当欢乐到极点的时候,你忽然想到这个欢乐是不能久长的,所以“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就是贵为天子,不也有衰老跟死亡?这首诗是不错的。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