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950期 >2023-08-11编印

大山在地 以真为美(三)
———杜甫的集大成是怎么形成的
刊发日期:2023-08-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叶嘉莹讲诗歌
  他二十四岁以前是到吴越去游历的,二十四岁以后到齐赵去游历。然后杜甫又回到长安,希望能有机会考上。唐朝有一个风俗,我们在讲王维的时候也曾经讲过,说王维二十岁左右来到首都长安,希望能够考中。他先要制造一个名声,一到长安就跟王子公主交游,所以很早就出了名,而且一考就考上。杜甫到外边游历了一番,回来也想要出名。
  杜甫有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当时长安有一个高官左丞韦济比较欣赏杜甫,杜甫写了这首诗送给他。虽然有韦济对他的欣赏和赞美,但是杜甫一直没有成功。我们常常引用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对于了解杜甫的生平也很重要,所以我现在挑几句重要的简单读一下。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杜甫真是非常愤慨,说唐朝社会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那些纨绔子弟总是发财的,所以人们都不读书。
  因为韦济比杜甫年岁大、地位高,“丈人试静听”,说老先生你听我说。“贱子请具陈”,我这么卑微的一个布衣平民,考试也没有考上,我跟你说一说情况。什么样的情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说自己读了这么多书,写文章也是“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自以为是很杰出的,“立登要路津”,以为来到长安马上就可以考中,得到一个职务。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使国君成为尧舜以上的国君,把风俗变为纯良。
  “此意竟萧条”,“此意”就是“致君尧舜”的意思,凡是意料之外我们说“竟”,我自以为可以做一番事业。“行歌非隐沦”,古人说“行歌”,“行”就是到各地周游,“歌”就是吟啸。古人有吟有啸,“吟”是吟诗,可以吟自己的作品, 也可以吟古人的作品代表自己的感情;“啸”是没有词句,只是发一个声音。 这也很妙,你心里有一种激昂感慨的感情,没有作出诗来,就发一个长啸的声音,把感情发泄出来。
  杜甫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表面上好像很高兴,其实也有失意的感慨牢骚,所以就去行歌,去周游,去作诗。可杜甫不是一个甘心过“隐沦”生活的人,如果真的放得下,可以不再关心国家人民,就像王维有辋川山庄,有山水名胜,可以过闲适自在的生活,可是杜甫办不到,所以他说“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骑着一头小毛驴,在外边周游了十三年之久,他有时在齐赵,有时还回到长安,所以是“旅食京华春”。杜甫生在河南,到长安来讨一碗饭吃,到首都谋生。你看首都商店林立,歌舞繁华,就是所谓“京华”。杜甫曾有一首诗写李太白,说“冠盖满京华”,那些做官的戴着官帽出行,坐着有棚盖的车;“斯人独憔悴”, 像李白这样想“致君尧舜”的人,有一番伟大的理想,却是“憔悴”在京华。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我想谋一碗饭吃都找不到机会, 只是勉强。“残杯与冷炙”,你要去见一个人,人家喝酒,剩下的杯底给你,人家吃烤肉,剩下的冷肉给你。“到处潜悲辛”,凡是我经过的地方,“潜”是隐藏,都隐藏着我的悲哀和伤心。所以“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只是他的一面,旅游不是他真正的目的,他本来到首都是要应考,是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的,所以他的另一面是“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是放不下的,他又回来了。那时已是天宝六载,唐玄宗为了访求遗才,在那一年专门给没中进士的考生开了一次特别的考试,杜甫又没有考上。不只是杜甫,这次考试一个人也没有录取。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忌害贤能。他吩咐主持考试的人,说一个都不许中,然后报告玄宗,说“野无遗贤”。“野”跟朝廷对举,说“朝野”,“朝”就是朝廷,“野”就是民间。他说所有的贤才都在给你工作了,民间再也没有遗漏,所以一个都没有考上。你要知道在封建时代,你不考中,不到朝廷,永远不可能实现你的政治理想,所以杜甫一定还是要找机会。
  杜甫的得意与失落
  过了四年,在天宝十载正月初一的时候,玄宗接连三天举行了三大礼,“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有事于南郊”,就是三个祭祀大典。“朝献太清宫”是祭祀老子的,唐朝尊奉老子,每家都备老子的书。“朝享太庙”是祭祀他们的祖先。“有事于南郊”是去祭祀天地。中国古代有一种习惯,我们讲周邦彦,他做了太学生想要出名,就去献一篇赋,歌颂了宋神宗变法的新法,就一下从太学生升到太学正了。杜甫想考试老考不上,也献赋吧!于是就献了《三大礼赋》,赞美玄宗所行的这三个大礼。玄宗一看杜甫献的《三大礼赋》都是赞美他,觉得不错,就“召试文章”,到唐朝的教育机构集贤院,给杜甫一个人特别考试。
  杜甫对于这次考试非常得意,他晚年写了一首诗,说“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集贤院里都是有学问的人,给他一个人特别考试,大家都在旁边看。“集贤学士如堵墙”,集贤院的学士们围在我旁边像一堵墙一样;“观我落笔中书堂”,这么多人就看着我下笔写文章,在“中书堂”。唐朝中央政府有三个最高部门,叫三省。最中央的叫中书省,左省是门下省,右省是尚书省。这是他晚年写的,后面他说“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想当年皇帝欣赏我的文章,给我一个人特别考试,集贤院的学士都来看我,让我落笔,种种往事。那时我的文章词采感动了皇帝,“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我如今挨饿受冻,每天奔走在道路之上。杜甫不是空口说,不是文人夸大,他真的几乎饿死在同谷县,有《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在同谷县的时候,冬天下了大雪,没有粮食,杜甫就出去在山上挖些野菜、野生植物的根,他说天寒地冻,大雪把腿都淹没了,什么都没挖到。“黄独无苗山雪盛”,他是去挖黄独(注:植物名), 可是在大雪天看不到黄独上面的苗。结果空手回来了,他还有儿子跟女儿啊,他说“男呻女吟四壁静”,家里的小孩子看他什么都没有带回来,都在呻吟,因为饿得没饭吃。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的最后,他自己说“幼子饿已卒”,“幼子”是最小的儿子,“饿已卒”是饿死了,所以他写的是他真实的生活。
  他献了《三大礼赋》,皇帝给他考试了,这正是他得意的时候。他考得还不错,于是皇帝就让他“待制集贤院,参列选序”,说你考得也可以,就等着吧。“待制”就是等上面命令分配,“参列选序”,说把你的名字列在一排名单上,这就是选拔选用的次序。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