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920期 >2023-05-29编印

松林村:
撂荒地披上新绿
刊发日期:2023-05-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村民在移栽高粱。

村民在移栽高粱。

  

本报讯 (记者 向永蓉 曾露 文/图) 常言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守住土地,就有粮仓。”近日,记者从官渡镇松林村了解到,该村充分利用土地综合整治、土地进出平衡、撂荒地整治契机,深度融合资源,实现了380亩土地复耕复种,让昔日荒坡披上了新绿妆。
  一场小雨让松林村的山峦及田野雾霭蒙蒙,若隐若现的红砂地里,一行行新移栽的高粱幼苗红绿相间,一群披蓑戴笠的村民正在忙碌地移栽秧苗,远远望去恰似五线谱上跳动着的音符。
  “我们村正在移栽的是‘红珍珠’高粱,通过去年一年试种,这种高粱桩矮高产,种植简单。我们采用与公司合作的方式,销路不愁。 ”松林村村支书何亨银介绍,松林村采用“支部引领,党员带动,村民参与,公司合作”的模式,完成了470亩高粱种植,其中村集体发展种植高粱150亩。何亨银算了一笔账,按每亩产量800斤,2.5元/斤的价格,一季高粱下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万元以上。
  据了解,一季高粱从种到收,需要工人100多人,可带动村内劳务收入10余万元。村民田德珍告诉记者,她家有1亩多荒地,除了务工收入以外,加上每年租金,一年下来可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
  “高粱地里带豆,十年九不漏,丢了高粱还有豆。”松林村为了更高效率利用土地价值,还套种了大豆,在周边田坎种上南瓜,现已与恩施一家食品公司签定了销售合同。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耕地改造关键在人力。下一步,官渡镇将继续狠抓撂荒地整治力度,督促各村抢抓农耕时期,完成剩余种植任务。并完善撂荒地常态化长效机制,跟进监督管理,确保已复垦复种的土地不再撂荒,做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共同守护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