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2894期 >2023-03-20编印

巫峡粉丝:采用物理分离技术 将红薯“吃干榨净”
刊发日期:2023-03-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巫峡粉丝厂生产线。

巫峡粉丝厂生产线。

  

  本报讯 (记者 侯月 文/图) 为进一步延伸红薯粉条粉丝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近日,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制定了“小红薯,大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
  该项目计划采用物理分离法技术最大可能提取红薯中的淀粉,提取淀粉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渣。废水,从中可以提取蛋白,废渣用来制成有机肥。红薯皮可以提取食用纤维,红薯茎叶制成饲料,将红薯“吃干榨净”。从田间地里到车间工厂,整个流程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而形成绿色、环保、循环经济。
  “小红薯,大产业项目”将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可带动红薯种植20万亩,帮助1000余户农户实现“造血式”稳定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工业产值2亿元,创造税金1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该项目投产后,可完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能确保节能减排和生态发展的要求。
  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属于山东烟台市东西协作重点产业项目,由山东三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兴建,2018年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率先落户巫山工业园区,建筑总面积20337平方米, 公司引进行业内先进的自动化漏粉生产线,数字温控冷冻设备,并建设了具有多种检测功能的化验室,产能达到8000吨/年。目前,已获得SC生产许可,绿色食品证书,并拥有六项发明专利及四项实用新型专利,是重庆市级龙头企业,获得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315重点推荐品牌等荣誉,销售区域覆盖全球。
  下一步,该公司将在我县25个乡镇(街道)建成20万亩红薯基地,以保障红薯的稳定供应。随着项目稳定发展,未来将可辐射巫山周边地区甚至整个重庆市,从而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同时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将建成年产一万吨红薯淀粉深加工工厂、蛋白厂、有机肥厂等进一步延长红薯粉条产业链,预计能解决1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