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893期 >2023-03-17编印

诗一入唐 气象空前(三)
叶嘉莹讲诗歌
刊发日期:2023-03-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三)
  那么杜审言这首和诗是哪种情况呢?因为我们找不到那个陆丞的原诗,所以不知道他用的是韵目相同的字, 还是韵字相同的字,不可考,但原则上应该是有这几个条件的。
  晋朝的诗人陶渊明,也作过很多和诗,他和诗比较自由,只是你写给我一首,我回答你一首。对于韵目跟韵字,陶渊明是不管的。那时没有发展成完美的形式,也没有对艺术性的外表这样重视。那时候流行的只有五言古诗,没有唐朝时候完成的近体诗。唐朝时,因为近体诗的形式已经完成了,就特别重视艺术性,还要透过艺术的形式,在内容上也注重一种配合的艺术。
  什么叫做配合的艺术呢? 就是你写了《早春游望》,我也要写《早春游望》,内容不但要配合,而且是“切合”,“切”就是恰当,要非常恰当地配合题目的意思。 而且既然是“和”,就要把回答的意思写出来。答的是什么人?是晋陵陆丞。不只是平仄的四声、押韵的格律,而且要切合题目的意思。
  杜审言在五言律诗的完成方面很有代表性。在这么严格的形式中,他在艺术上写得非常精美、非常恰当。“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什么叫“宦游人”?所谓“宦游”,是因为做官的缘故远行在外,离开了家乡,朝廷派你到哪里,你就应该到哪里去。古代远行在外是很不方便、很艰难的,而且有仕宦的责任,不能随便探亲回家。我在前几节课讲过,唐朝的诗歌里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情结,就是仕与不仕、仕与隐。仕宦有仕宦的欢喜和悲哀,隐居有隐居的欢喜和悲哀。有人现在仕宦,可是心里想的是隐居;有人现在隐居,可是心里想的是仕宦,这中间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一讲初唐的诗,马上揭出这个主题。
  “独有”跟“偏惊”是呼应的,“独有”是单单只有,只有“宦游人”才偏偏特别地“偏惊物候新”,“物”就是外物,“候”就是节候,季节的气候。我们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气”分为阴阳二气。季节的气候转变了,我们就看到草木都萌生了,花都含苞绽蕊开放了。对“春花春鸟”感慨最深的是谁?是孤独地远行在外的游子,是怀念家乡的人。因为万物节候的更新,草又绿了,花又开了,季节的转变、更新感动了他。早春“物候新”,为什么新春特别感人?我们常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是中国过年的时候,这么好的季节,我却不能回到故乡跟家人团聚。所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这个真是艺术,把形式跟内容、跟作诗的对象结合得这么好,而且写得很美。我们说作诗不单是句法,还要有章法,有起承转合。他要写“早春”还要“游”还要“望”,连谢灵运都要“褰开暂窥临”,拉开窗帘看一看,才能写出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你早春关在屋子里看书,是看不见这些的。所以要“游望”,他一定要写得切合,就去游望。
  怎么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写得非常美。你还要注意,在讲谢灵运的时候,我特别讲到西方的语言学家说语言表达情意,主要作用一个是语序轴上的作用,一个是联想轴上的作用。语序轴就是叙述的口吻,句法章法的次序、结构。讲谢灵运的诗主要是讲语序轴上的作用,讲温庭筠的词主要是讲联想轴上的作用。从语言学来说,中国的语言文字在语序轴上比西洋的诗歌更富于变化,更有丰富的意思。因为西洋的文法很严格,现在式、过去式、将来式要说得很清楚,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主语在前,都很严格,可是中国的文法是非常宽松的,你可以颠来倒去地说。而这就是中国语文的特色,特别适合于对句。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语文特色,怎样把它写得更具艺术性、更美、更丰富。
  什么叫“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曙”是早晨的晨光,“云霞出海曙”是江南的景色,江南这边靠海。我今年暑假还去看了海,我在波士顿有个朋友,他在海边有一栋房子,好高好高的楼,他把我们接到那里去。第二天早晨天没亮,我们去看日出,站在楼上看东方,本来灰沉沉的一片,然后从海面上透出来一点红光,越来越亮,一个大的火球跳出来了,漫天的云彩在朝日的映照下,颜色非常丰富。所以“云霞出海曙”,写晨光之美。
  “梅柳渡江春”,春天来了,怎样来的?中国的气候,总是南方比较暖,北方比较冷,所以你看春天的脚步,从江南渡过江北来。这个春天的脚步从哪里看?从梅花跟柳树看出来。江南岸的梅花先含苞,江南的柳树先有了朦胧的绿色。江南的梅花开了,柳条绿了,然后江北的梅花才接着含苞、开放,江北的柳树也就绿了。而且同一棵树上你要再注意看,向太阳的树枝先开,背太阳的树枝晚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大自然的现象如此,所以诗人就把这种精微细致的感受写出来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早春,一天一天来了,而且有游望,看得这样的广远。所以你看真是艺术性,写得这么细致。杜审言这几句诗的好处,是他一方面写得非常精美,一方面写得非常开阔博大,所以有气象。气就是一种精神,在精神上有一种开阔博大的规模、形式,所以叫做气象。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