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2816期 >2022-09-05编印

深挖村镇特色 不挣钱的农家乐赚钱了
刊发日期:2022-09-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游客在骡坪镇大垭村纳凉避暑。记者 王忠虎 摄

游客在骡坪镇大垭村纳凉避暑。记者 王忠虎 摄

露营基地,游客享受夏日清凉。

露营基地,游客享受夏日清凉。

  

  “十几个房间现在都满了,最早也要下月初才有空房。”这个周末,骡坪镇大垭村的农家乐老板唐永珍已拒绝了好几个预订电话。
  海拔1300多米的大垭村是巫山新发展的康养度假点,不仅气候宜人,还拥有上百亩“云中花谷”。早在几年前,唐永珍便瞅准了商机,将农房拾掇出来,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
  没想到,开业后农家乐生意不好。彼时,大部分村民在外务工,全村只零星发展了几户农家乐。“乡村游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吸引力自然不足。”唐永珍认为。
  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大垭村成立了合作社,动员村民以土地、林地入股,抱团做大旅游产业。很快,便有23家农户入股合作社,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陆续返乡。
  “目前,我们村已有36家农家乐,还推出了巫山米大洋芋、青龙寨洞藏酒等特色农产品,是一个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康养综合体。”大垭村第一书记伍燕告诉记者。
  这让唐永珍尝到了甜头,7月以来,她的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不到两个月就挣了30多万元。
  “我们正加快打造以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多点齐发的全域森林康养格局,让康养度假成为巫山旅游的又一金字招牌。”水韦梁说,结合康养旅游,巫山不断深挖当地特色、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海拔2000多米的红椿乡,新打造的彩绘墙、摆手堂、文化广场等融入了土家族元素,游客与村民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起了摆手舞,体验土家文化;在竹贤乡下庄村,村支书毛相林化身“金牌导游”,向游客讲述绝壁凿路的故事,现在“康养+研学”正成为下庄的又一支柱产业。
  据了解,围绕康养度假游,巫山县已打造了2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星级农家乐50家,逐步形成生态化、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康养旅游产业体系,为推动三峡旅游升级,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新动力。(转自于2022年8月26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