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总第2814期 >2022-08-31编印

曲尺乡:
“从天而降”的幸福甘泉
刊发日期:2022-08-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曲尺乡干群合力架设应急水管,将溪流引入曲尺等村,有效缓解人畜饮水压力。

曲尺乡干群合力架设应急水管,将溪流引入曲尺等村,有效缓解人畜饮水压力。

  

本报记者 曾露 通讯员 刘东 文/图
  “谭主席,听说曲尺村溪沟电站要拆除,能不能把蓄水池保留起,想法把里面的水引出来,这样,我们村里的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就不用愁了。”近日,曲尺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廷在电话里向包片领导曲尺乡人大主席谭兵汇报解决饮用水难题。
  “只要能够缓解旱情,党委政府一定想方设法解决水的问题。”谭兵说。
  当天,曲尺乡乡长卢家庆带着乡村两级干部10余人,小心翼翼走过钢管临时搭建在悬崖峭壁的梯道,穿越布满荆棘的崎岖山路,历经两个多小时,终于攀爬到了溪沟电站蓄水池的最前端。
  看着一池子清澈的山泉水位于山巅上,大家欣喜不已。但水源地两端崖壁间隔300多米,悬空险峻、深不见底。解决饮水固然重要,但安全也必须要得到保障,怎样才能把水从此山引到对面,大家的心中犯起了嘀咕。
  “只有先找一根钢丝做牵引绳,把水管从沟这边拉过去。”“五十的管道几百米有好重,你晓得不?”“只要你们党委政府牵头,再难,我们老百姓也跟着一起干。”……闻讯而来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在悬崖峭壁上召开的群众会,声音响彻山谷。
  “这是为老百姓做实事,再难也要干!我们党委政府负责协调管道,村支两委牵头,大家一起投工投劳……”卢家庆现场拍板,又特意嘱咐道:“饮水固然重要,但安全第一,一定要注意安全!”
  由于从水源处到曲尺村路程大约3.5公里,山路狭窄,只能步行前往,并且还有多处地方人员也无法到达,管道更无法完全沿着山路铺设,架设难度极大。
  因此,曲尺乡组织了一支由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共30多人的“引水队”,他们手牵钢丝、肩扛水管,小心翼翼地攀爬在大山之上,为水管搭设做准备。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干部总是能在最艰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曲尺村支部副书记李声辉、综治专干王绪兵带着四名党员,从沟底爬到山顶,率先在两山之间搭建一条钢丝桥。通过绷紧的绳索式钢丝,引水队员们齐心协力牵起钢丝和水管,把一条长5000米的管道,攀附在钢丝上,一点一点拉到对面。
  虽头顶烈日,汗流浃背,大家依然干劲十足,每天早晨6点干到12点回家休息,下午3点半又紧赶回山上接着干。通过三天的艰辛努力,管道终于接通。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一汩汩甘泉,从水源地缓缓流出,肆意地喷洒在人们的脸上、身上,流淌在田间、树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甜蜜和幸福。
  这“从天而降”的汩汩甘泉,不仅解决了曲尺村全村1100多人的旱期饮水难,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全村1500亩脆李、500亩柑橘、300亩枇杷的灌溉用水压力,为全村的抗旱减灾、保苗保收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