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2808期 >2022-08-17编印

山上有猕猴两岸猿声啼不住
刊发日期:2022-08-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小三峡猕猴。王道中 摄

小三峡猕猴。王道中 摄

  

  “我们每周定时定点投放玉米,让这里的猴子按时就餐。”小三峡野生猕猴投食员龚清兵称。
  “哨子一吹,一只只野生猕猴从山上森林里连蹦带跳跑地下来,它们知道,这是开饭了。”龚清兵说,十多年前,这些猕猴在三峡乃至小三峡很少看到。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长江沿岸的林地面积、乔灌木蓄积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巫山境内的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提升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关停、拆除了采挖砂石等生产经营活动。生态向好,保护力度加大,长江库区也就成为了野生动物的乐园。小三峡的猕猴也从以前的100余只繁殖到现在的3000多只,再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象。
  猴子多了,自然喜欢到田里吃庄稼。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猴子是国家保护动物,也是巫山旅游的一大亮点。打不能打,捉不能捉,怎么办?
  为解决小三峡猕猴偷吃山上百姓庄稼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巫山县政府在小三峡沿岸设立猴粮投放点,每年投放玉米10万余斤,让猴群吃上了“皇粮”。
  久而久之,小三峡的猕猴便习惯了到猴粮投放点进食,在投放点附近活动,很少再去糟蹋庄稼。由于投放点都选在较开阔的地方,距水面不远,游客们还可以近距离地一睹猕猴群“真面目”,从而增加游玩的乐趣。
  如今,小三峡猕猴的发展,已经成为山清水秀美丽巫山良好生态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