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732期 >2022-02-11编印

石柱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刊发日期:2022-02-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第一版)对长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石柱县水利局水利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崔建军介绍说。
  如何遏制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
  自2016年以来,石柱县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植物、农耕相结合的综合整治方式,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上下足了“绣花功夫”,全力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治理,荒山变成金山
  “通过坡地改梯田,发展特色产业等综合整治,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还可美化绿化乡村环境。”崔建军告诉记者。
  2016年10月,石柱县投资1036万元,对龙河田畈小流域紧锣密鼓展开了坡改梯和建排水沟、蓄水池、产业步道等一系列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桥头镇田畈村、龙沙镇油房村、石岭村、永丰村、长坪村共5个行政村,综合治理面积达20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原先的荒坡荒山悄然“变脸”,成为一块块阶梯状的平整地块,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当水土流失治理如火如荼进行时,桥头镇党委政府和田畈村‘两委’干部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带领老百姓发展产业致富。”据曾瑞华介绍,2017年2,他们到四川等地考察,并请专家来此“会诊”后,决定发展生态梨产业。
  2017年3月,工程建设完工后,田畈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入石柱县藤子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带动全村种植黄金梨、脆冠梨梨树1700亩,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斗转星移间,到2021年盛夏,田畈村经果林基地的梨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翠冠梨、黄金梨挂满枝头,在阳光照射下布满光泽,呈现出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2021年是翠冠梨、黄金梨挂果的第一年,便迎来了‘开门红’,总收入350余万元,预计2022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为村里水土流失治理和产业发展奔波不息的曾瑞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抓住绿色生态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田畈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步履铿锵,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以点带面发力,引领生态绿动
  田畈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产业发展,不仅彻底解决了该区域常年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吸引部分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创业和就近就业。
  刘德香以前在外务工,村里在发展翠冠梨、黄金梨产业时,她回到家里将10亩撂荒了多年的土地流转到了专业合作社。在得知专业合作社要招收村民务工后,她索性在家就近务工,因勤劳肯干,后来成为基地的管理人员,现在每月固定工资有2500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为村里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务工村民每个月的收入有2000元,合作社每年支付的总工资在60万元以上。”刘德香等村民能在家门口上到班不禁满心欢喜。
  产业发展以来,田畈村枫林组的已脱贫户马容种植翠冠梨树35亩,2021年收入6万多元。洞坎组的已脱贫户杨晓梅种植黄金梨树22亩,在2021年收入近5万元。
  “抓好果树冬季管理,争取在2022年有更好的收益。”谈到产业发展,马容和杨晓梅对未来的“钱”景充满信心。
  田畈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只是石柱县通过生态修复,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一个生动案例。
  自2016年以来,石柱县先后投入1.13亿余元资金,在桥头、龙沙、中益等10余个乡镇实施了18个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综合治理面积达341平方公里,其中发展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0万余亩,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五年来,石柱县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实行“一河一策、一库一策、一河一长”管理制度,通过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总投资11亿元,结合“河长制”六大任务,对全县1172条河流、38座大小水库区域的1097个污染源进行了有效治理,全县河流水质得到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国控断面(下路街道湖海场)水质达到Ⅱ类,全县有95个水质监测断面达标。
  如今,水草丰美、鱼翔浅底、白鹭翩飞、野鸭游弋……已成为石柱山川河流的一道道流动风景,绘就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