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680期 >2021-10-02编印

大宁河上的木船
刊发日期:2021-10-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蒋 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奉节白帝城至宜昌南津关,全长约700华里的长江三峡,实乃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画廊,狭义的川江就是指这段河流。其间众多江河支流汇入长江三峡,譬如香溪、神农溪、黛溪等等,其中大宁河属于较大的支流之一。
  大宁河古称昌江(繁荣昌盛的河流)、盐水(运输宁厂古镇食盐的河流)、巫溪水(即流向巫山的溪水)。发源于大巴山南麓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坝,流经巫溪、巫山两县,在巫峡西端入口处江东嘴汇入长江。全长250公里,通航里程约占其一半左右。流程虽不太长,但因为水流变化瞬息万变,加上山地起伏导致水势落差大,水急滩险,航槽多变,自古大宁河上行船运输就是一件难事,其实这也是整个川江行船的特点。
  最初的大宁河上并无舟船,简陋的竹排、木筏及独木舟之类才是祖先最早的交通工具。作为长江三峡流域内较大支流,大宁河时而流水潺潺,水平如镜;时而浪花飞溅,咆哮震天,逶迤一路最终注入巫峡,一直是沟通巫溪、巫山两县的水上捷径。竹筏、木排、独木舟或许行驶容易,但要在大宁河行船却非易事。仅以巫山境内的大宁河段为例,其全长五十公里左右,(没有蓄水之前)中间落差竟达九十点七米,滩多、水急、礁石嶙峋,适宜的船型是大宁河上行船的关键。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加深,开发自然的水平得到提高,大宁河上出现了最早的特有木船———鹅儿船,其运载量不大,估计比独木舟大不了多少,只能是初具船型而已。
  至少在三千年前的商代,群山环抱中的巫溪县宝源山天然盐泉(即后来的宁厂古镇的白鹿盐泉)就已经被古人发现并进行有组织开采,利用白鹿盐泉会带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运输熬盐卤的燃料和外运成品食盐?因为白鹿盐泉濒临后溪河,而这又是大宁河支流之一,船就成为大宁河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通工具。鹅儿船因为太过于简陋,作用不大,越来越不利于大宁河上的运输。
  大约在明末清初,湘西辰州的水木匠(专门造船的木匠)来到大宁河上,将湘西造船技艺与大宁河实际水文情况结合,在鹅儿船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种适宜于大宁河上的新型木船———辰驳子。
  辰驳子具有船身尖、舵大的特点,大型辰驳子载重量有25吨左右,小型辰驳子又称五板船,载重量只有5吨左右,船底弧形,经常装运价值高的货物及有急事的客商。机动灵活、吃水很浅,轻便坚固是辰驳子最大的特色。
  笔者在光绪十九年版《巫山县志》大昌古城地图上,发现城外大宁河畔有辰州街的地名,可见湘西能工巧匠的确曾在此繁衍生息,辰驳子出自他们之手绝非空穴来风,该说法是有依据的。后来本地人因口误将其呼为“神驳子”,至于叫“柳叶舟”则是文人墨客们为其取的雅号罢了。
  辰驳子其船头略尖,船尾成月牙状弧形向上高高翘起约一米左右,由下而上逐渐展开,恰如一条敞开的鱼尾一样,颇为生动有趣。黄瓜底,状如柳叶,轻便、快捷、灵活、吃水亦浅。船身细长,头略上扬,留出一片船工们施展航行手段的“开阔地”。中间舱位用于载货和搭乘旅客。这种大宁河上独特运盐船本,通过查阅相关史料,笔者发现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都对其有记叙。
  1883年3月23日,英国探险家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1838年-1908年)溯江而上途经巫山。在其著名游记《扁舟过三峡》中记载:“巫山对面的急滩由一条小支流(注:大宁河)冲刷出的堆石形成,堆石使河流变成狭窄的水道。支流可以通航段180里,可抵达产卤水井盐的大宁县(注:巫溪县)。井盐是很值钱的商品,此地烧柴煮卤水,蒸发后得盐。运盐船简直就是威尼斯凤尾船的翻版,船尾翘起,尾桨很大,船中部有蓬围。船工赤裸的上身被晒成古铜色,他们不断地跳入水中,或者向前推船,或者拉住船,使之不至于和滚动的鹅卵石摩擦得太急……”
  1917年六七月间,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1890年-1968年)游历三峡,途经巫山时拍摄到“辰驳子”。在巫山,甘博对大宁河口停泊的鱼尾船“辰驳子”十分感兴趣:船身纤细而长,状如柳叶,船头尖尖,船尾则奇特地向上翘起一米左右,如同月牙,由下而上逐渐舒展,恰似一条敞开的鱼尾,颇为生动有趣。船身中间舱位用于载货和搭乘旅客,船底为弧形黄瓜底,轻便、快捷、灵活、吃水极浅。称它为“柳叶舟”———因为它恰似一片飘浮在大宁河上的柳叶。
  近代日本中野孤山所著《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游记,对峡中民船种类有详细记载,其中就有:“辰驳子,最大25吨内外。”“五板船,客货两用,船体狭小,安全迅速。”
  “辰驳子”是大宁河独特环境的产物。它依据大宁河航道窄、弯道多、水流急而专门设计建造。船头设一只长橹,船尾设一只长橹。两只橹有分工:前橹掌握方向,后橹作为艄,即像舵,也是动力橹。前后默契配合,遇滩从容不迫,转弯灵巧飞速,运客运盐运货,长年行驶保平安。回想当年宁河碧涛上,船工上滩奋力撑竿的身姿,不会忘记浅水区船工下水推船的情景,更不会忘记下滩时,船头架一把类似关公大刀的长舵,航船如飞时直对岩石而去,满船惊呼,船老大灵活操舵,航船擦岩壁而过之惊险。舟船要在急流险滩里,一边避开礁石一边快速抢准航道,其间的惊心动魄,绝非局外人所能详。
  大宁河曾经险滩众多,号称“一里三湾十八滩,滩滩都是鬼门关”,尤以险滩“银窝子”更是让人闻之色变,“银窝滩,丧命滩,十船到此九船翻。”在漫长历史时期内,大宁河的航船就是在生与死的波峰浪谷间颠簸,可谓说不尽船工的艰难和豪情,道不完纤夫的辛酸和坚韧。
  “辰驳子”依旧是人力木船,依旧要上水拉纤绞滩,从巫山县城到大昌镇往返一次要五天,其主力地位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1971年10月,大昌木船运输社制造出大宁河上第一艘木壳机动船。1974年6月,大宁河上又诞生第一艘铁壳机动船,此后木船“辰驳子”日渐式微。
  今天,大宁河上已看不到“辰驳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