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2653期 >2021-07-26编印

以“林长制”推动“林长治”
我县将营造红叶树林 3 万亩
刊发日期:2021-07-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巫峡之影。卢先庆 摄

巫峡之影。卢先庆 摄

图片1

图片1

志愿者植树。 卢先庆 摄

志愿者植树。 卢先庆 摄

游客在巫山红叶中留影。卢先庆 摄

游客在巫山红叶中留影。卢先庆 摄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葱坪湿地。 谭艳 摄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葱坪湿地。 谭艳 摄

  

巫山小三峡鱼头湾景观。卢先庆

  光秃秃的矿山,经过生态修复, 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植被; 森林防火防病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
  7月21日, 记者从县林业局获悉,今年,我县在“林长制” 试点取得相关成效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多举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 确保林长制全面推行有力有效,以“林长制”推动“林长治”。并将重点在长江、 大宁河沿线营造红叶树林3万亩。
  采石场焕发新生实施矿山生态修复1890公顷
  2019年7月,作为重庆市林长制改革试点区县之一,我县开始全面推行林长制试点,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构建了三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的“3+1”林长制责任体系。
  自“林长制”试点实施以来,全县实施了矿山生态修复1890公顷,拆除了违法建筑20.14万平方米。
  说起矿山生态修复,建平乡建坪村的采石场,是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之一。以前,这里只有光秃秃裸露的石头,近年却逐渐焕发新生。
  该采石场经过多年开采,形成了陡峭的硬质坡面3万余平方米,矿渣堆积平台及缓坡面3万余平米。矿区地形地貌被严重破坏,原有自然植物已不存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难度极大。
  “林长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要求快速恢复该矿山生态。
  这个项目的修复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在硬质陡壁上,建立长效稳定的植被生长基层,并且在强降雨岩体涌水时,也要能保证种植基层不被破坏。针对难点,生态修复采用竖向管束基质长袋对植生基质层进行约束固定,锚杆结合柔性主动防护网技术等来克服难点。
  经过系列修复,采石场恢复了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截至去年6月,其全域生态修复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均为乔灌木植被。
  且修复了水系,为动物恢复了栖息地,提高了动植物的多样性。修复过程中,该项目采用了创新生态技术,科学大胆的使用了生态修复行业的创新技术组合,快速高效的实现了目标地块的生态修复,并保证矿山生态修复成果的后期可持续性。
各级林长护林员定期巡山守护森林
  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各级林长功不可没。在我县,县委书记、县长任县级总林长,739名县、乡镇、村级林长逐一落实责任区域。
  全县还有136名天保护林员,和1625名生态护林员对山林定期进行着网格化巡林护林。全县330块林长公示牌、挂图、作战图等也都全部安装上墙。
  基层护林员们在“林长制”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家住铜鼓镇的曾玉忠,今年48岁,2017年加入铜鼓镇生态护林员队伍。
  近5年里,除开下雨天,曾玉忠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镰刀,背上背篓,开始一天的“巡山之旅”。
  “我们村山林管护面积有9000多亩,护林主要任务是制止乱砍滥伐,预防火灾,维护生态平衡。”据曾玉忠讲述,巡林全靠两条腿,山里荆棘丛生,自己巡山时,手臂、小腿经常被树枝划伤。
  夏天为了减少蚊虫叮咬,即使酷热难耐,也要“全副武装”的上山。
  除了巡山,曾玉忠每到春季、清明节等节假日前几天,便会积极入户,面对面,点对点宣传森林防火常识,避免区域内因上坟烧纸放鞭炮等行为引发火灾。近年来,曾玉忠守护的林区,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而遇到村民需要采伐树木时,曾玉忠会主动帮忙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填写申请表,跑单位盖章。
  采伐当天,他还会跟着一起上山,对照许可证,在旁边做好监督,确保绝不多砍一棵树,经常一守,就是一整天。
  除了护林员,各级林长也将定期巡山,其中县级林长每月1次、乡镇级每月2次、村级林长每月4次巡山护林。
全县将新造红叶树林3万亩并潜心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
  通过林长制实施改革,我县山林资源治理取得了新进展。 据统计, 全县三级林长累计开展巡林28900次,发现问题59起,整改率100%。
  大力实施林业生态产业“三百工程”,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营造林72万亩。成功培育以脆李、柑橘、干果为主的经果林100万亩、打造了以红叶为主的景观林100万亩、管护封育生态林100万亩等,全面提升了森林数量、森林质量和生态景观效果。
  “下一步,我县将多举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落地落实,加大督促考核力度,组织开展督查巡查。坚决做好森林防火防虫工作,并持续对毁林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和专项整治。”县林业局长张明祥表示,将全面清查整治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垦、违规拆分审核(批)、违规调整等问题。
  另外,继续高质量实施“两岸青山 千里林带”工程,新造红叶树林3万亩,加速推进红叶景观林、生态防护林建设。
  潜心打造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发展以脆李、柑橘、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服务生态农业。围绕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重点在长江、大宁河沿线营造红叶景观林,栽植黄栌、乌桕2000万余株,初步形成“北有香山红叶·南有巫山红叶”大格局,服务生态旅游。
  “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林长制’推动‘林长治’,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张明祥说。 (向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