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646期 >2021-07-09编印

端午
刊发日期:2021-07-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陈嗣红
  一早出门,街的拐角处,突然有了包粽子的摊贩,一个,二个……。不觉又是一年端午将至。
  卖粽子的姐姐坐在小板凳上,一整张用开水烫过的棕叶剔去筋骨,挂在老式靠背木椅子上,她们熟练地将青绿鲜嫩的辽竹叶,折叠成三角形的盒子,包进糯米压实,用棕叶扎紧成漂亮的锥子型。熟练的双手,灵活如织女,穿梭在竹叶与糯米之间。包好的粽子,像青绿的风玲,一串串垂在街市早晨的律动中。端午节之于巫山人,是除了春节外最为重要的节日,重要到将整个五月的五都视为端午。初五称小端午,十五叫大端午,还有个廿五,也要过成末端午。老巫山人把端午节喊成端阳节,我以为“端阳”二字长于“端午”,因为“阳”,代表太阳,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端阳之于我,是更亲切的称呼,因为母亲和外婆她们只叫“端阳”。
  端阳节,也称端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龙舟节……是中国四大节日之一。远在商周时代,人们将这一天作为重要的春夏转换节点,展开各种活动。吃糯食,兰草沐浴薰香,喝雄黄酒,挂香包,带灵符,用各种养生方法,取午时之阳,将身体中的寒湿之毒祛除,住所周围的五毒之气赶走。几千年来,这样的习俗并没有多大变化,端午节,至今还是商周时代那个神秘的节日。浴兰节最是令人遐思。草之为兰无数种,而以兰沐浴,经年不变,至远古,只泽兰与佩兰两种。春三月,万物生发,一身之体,万病欲动。泽兰与佩兰,因其种种功能,人们在端午节之际,采之煮汤沐浴,制香薰衣,配带香囊。以兰草之芬芳,开百窍之淤塞,骨中之水,瘀血,疹疮等病,由之逶迤而出,让其浮于表体,待十五日后,再以红豆煮粥食用,其症顿失。这样有效的养生之道,是人们长期的实践经验所得,后来慢慢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一种仪式,经年不变。但今人已将之抛弃,因为这些繁复的沐浴方法,已不再受现代人快餐式生活的需求,想想我们如此浪费古人的智慧,实在有些可惜。
  五月的商周,艳阳高照,有农家女子正忙碌在田园收割兰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歌谣从远处的溪边飘来,女子们在泽兰园里嬉戏打闹,欢快歌唱,也许还在回味“三月三”的美好。她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浴兰节”准备香草。兰园里,男子不得入内,种兰的农活只专属于少女。淮南子中说:“男子种兰,美而不芳,则须女子种之。”这样的记载,现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甚至觉得可笑。
  这么美好又浪漫的文字记录,足见古人对生活充满活力与梦想。远古的女子,干净纯粹,自带馨香,神秘而有灵性。兰草,经她们那双朴素之手种养,自然会美丽又芬芳。她们将兰采回,整理干净,阳光下晒干,拿些剪短煮汤沐浴,也碾细成粉,或装于绣花香包赠予他人。或放入香盒点燃,置于贵妇们宽大的袖口薰衣,随华服的摆动,款款步履,风过留香。抑或做成香柱放香炉燃放,香烟在五月静美的日子里弥散,驱赶污浊之气,也驱散心中的落寞。
  后来,兰草慢慢退去,艾,成为端午节特有的香草。五月初五午时,采一年中阳气最旺,又最具温经,散寒,去湿,消炎之艾草,挂门窗辟邪、除秽、招福。千百年来,相沿至今。
  童年的端午节,神秘又美好。巫山的端午节有小端午、大端午、末端午之分。小端午有最隆重的端午节仪式。大端午好玩又热闹,划龙船,游街舞狮,走亲访友,相亲看“人户”,或叫“吃节”。末端午的节日气氛相比小端午与大端午淡了很多,只是在这一天还是要准备一桌好菜,粽子、盐鸭蛋是必上的小吃,或者包一碗以瓜果蔬菜为馅料的包面。这些端午节特有的美食,是以最隆重的纪念方式呈现。
  清晨,房顶还有露珠的痕迹,刚刚爬上山顶的太阳像一把利剑突然就刺穿了小镇的宁静。父亲一早割回大捆带露的艾蒿,他们认为越早采回来的艾才是最有药用功效的。父亲拿一些新艾扎成一把一把,将门上往年的陈艾取下来,然后重新挂上刚刚采回的鲜艾,木窗上,屋檐下全成了艾的地盘。艾,经多年陈放后,成为母亲平常祛病强身的法宝。这天她用陈艾加陈蒜杆煮水倒在大木盆中,给孩子们洗澡,也用艾草煮鸡蛋。童年的我,最喜欢肚子疼,每次都是邻居邹娘,将艾草裹成像叶子烟一样点燃,吸一口烟,然后吹进我的肚脐,如此反复几次,肚子瞬间止疼。小孩出生第三天也要用艾蒿水洗澡,甚至成为一种仪式,称为“洗三”。回想这些生活的细节,不免在心中暗暗感叹,民间的来自于生活的智慧、还有母亲的智慧是那么的无穷无尽,让人敬畏!
  粽子,是至夏商周以来,最古老的养生小吃与祭祀美食。人们经历冬天,寒气聚集一身,虽经春天的升发,寒气并没有完全消散,一直顽固的附着在人们的身上,特别是寒湿体质的人尤其突出,当夏季的热浪涌来,燥热与不安随时困扰着我们的身体。糯米的热能足以抵御体内的寒气,粽叶又能将湿气导引出来。这样的养生之道,早被我们智慧的古人所悟出,因此,粽子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美食。人们也在这天用他们认为最好的粽子来祭祀祖先,慢慢养成一种习惯,延续传承至今。
  五月满山的辽竹已抽出新绿的嫩叶,微风轻拂,叶片在纤细的竹杆上左右摇晃,布谷鸟在田野上空呜叫,叫声中有竹叶与苞谷的清香,这样的山野气息,熟悉又亲切。
  端午将近,上山采粽叶的人们在辽竹林中,采摘尽可能大些的叶片,扎成一把,采完粽叶,还要割几片柔嫩棕叶,为包粽子作准备。包粽子是个技术活,糯米不泡,只洗干净,包时一定要压实用棕叶扎紧,粽子才软糯有嚼劲,竹叶不汆水直接用鲜叶包,煮出来的粽子有竹叶浓浓的清香,而且保鲜。粽子要冷水泡凉后沾白砂糖吃最美味。剥开的粽子色泽透白玉润,形状乖巧精致,沾白糖后口感砂糯甘甜淡雅, 竹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浸润心脾,令人陶醉。那时是很珍贵的节日点心,是难以忘怀的朴素记忆,吃过現今各式花哨的粽子,都难与巫山的传统粽子相媲美。
  童年生活的小镇非常贫穷,但各个传统节日从来都不会少了仪式。困难时,包一碗素馅包面,也能作为节日的纪念形式。端阳节是春节后的大节日,这天小镇上热闹非凡,平静的街上多了很多回娘家和走亲访友的盛装客人, 邻居杨家有来"吃节"的准女婿,挑来酒和挂面、白糖等许多用红纸包过的礼物,准女婿带上礼物逐家去认亲,每家都会酌情给"打发钱"。李家哥是杨家的准女婿,忠厚善良,又吃苦耐劳,并答应在杨家上门。端阳节也挑来很多礼物,一声“亲娘”喊得杨家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杨家的大姑娘有两条乌黑的发辫垂在胸前,穿碎花平板棉布衣衫,害羞地在灶屋里帮忙不敢出来。第二天临走杨家大姑娘才羞羞答答拿出绣有美丽花鸟图案、有绒线绣球装饰的凉草鞋送给未来的丈夫,以示欢喜和能干。
  “小端午”的一天母亲比平时更加忙碌,一大早将独大蒜捣成蒜水加入雄黄酒,洒在屋前屋后除蛇虫“五毒”,她认为这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母亲只有姊妹三个,所以二姨和二姨父也来走亲戚,母亲会倾其家里所有,煮腊肉、包包面、煎糯玉米糍粑,包粽子,做出一桌丰盛的中午饭款待客人。而粽子是孩子们期待己久的美味,每人分得一至两个,剥开青绿的粽叶,将清香如白玉般的粽子沾白砂糖,小口慢慢品尝,其实小口品尝只是想多沾几次珍贵的白砂糖,粽子和砂糖在齿间咔嚓溶化,瞬间就甜蜜欢喜到心底,其实幸福也许只要一份期待已久的小吃,简单直接有效。
  父亲给大人们都倒上一小杯雄黄酒,小孩不能喝酒,母亲将雄黄酒擦在孩子们的额头上,于是端阳节这天镇上所有的孩子和客人家孩子的额头上,都带着黄红色的雄黄酒图案玩耍。家家户户的屋檐、大门、窗棂都有艾蒿和昌蒲装饰,艾蒿的药香,粽子的清香,雄黄酒浓烈的酒香,孩子们欢快的打闹声,还有羞答答待出阁的少女们与心仪的人暗自交流的眼神,加上母亲尾尾道来的屈原的动人故事,一时给小镇添上一些节日狂欢的氛围。人们发自内心的快乐,像一阵和风在小镇的街上吹着,将那些生活中的艰辛,生命中的不如意,随风吹散,穿过大山,飘向不知名的远方……
  每到端阳,感觉母亲从未远离,她还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为孩子们准备端阳节简单朴素的美食,煮艾草水沐浴……那些童年端阳节最美好的记忆,神圣又神秘的各种仪式,深深刻在了心底,从不敢忘记!也绝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