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特刊总第2644期 >2021-07-02编印

配齐配强干部队伍 基层党组迸发活力
刊发日期:2021-07-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6月入夏,铜鼓镇铜鼓村千亩脆李即将成熟上市,村会议室里,党支部书记谭庆发把“两委”班子聚到一起。村里下一步致富路怎么走?大家集思广益,打开了话匣子。
  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在3月31日,巫山全县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已顺利完成,一大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有带动群众致富能力,群众认可度高的能人入选村级领导班子,是巫山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活力的成果。
  党组织成员学历总体上升。全县340个村(社区)党组织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共1646人,党组织书记中满票当选的228名,占67.06%。党组织成员和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分别比上届提高9.7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
  深化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巫山瞄准基层干部队伍“关键点”。
  实施“头雁工程”。制定出台《巫山县实施“头雁工程”推动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的实施方案》,细化“头雁孵化”措施12条,通过“找能人、引人才、派干部”等方式,先后调整不胜任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18人、专职干部20人、群团组织负责人40人、本土人才14人,村级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明显加强。
  推行“青苗计划”。出台《巫山县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实施意见》《巫山县农村基层本土人才管理暂行办法》,采取“比武招‘青’”等方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和本土人才库1742名,确保每个村储备2名以上后备干部,实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村党支部书记“2+1”联系帮带和跟踪培养措施。
  开展“先锋行动”。全面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合理设置“政策法规宣传、脱贫攻坚帮扶、扫黑除恶监督”等10个岗位,促使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重大任务中有岗有为。
  此外,巫山还采取“123”工作法,聚人才、育人才、留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方式,吸引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优秀本土人才到村挂职任职60名,有效解决了部分村“人难选”和“青黄不接”的难题。同时建立村级组织优秀本土人才信息库管理,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优先作为村“两委”届中调整人选,破解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