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611期 >2021-04-09编印

夜幕下的皮影戏
刊发日期:2021-04-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蒋 华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思绪飞到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在骡坪镇外婆家看的那场难以忘怀的皮影戏来。
  凉风习习的夏夜,皎洁的月亮刚刚升起,外婆摇着蒲葵扇,站在门口的老椿树下喊,“幺———娃———子,你们几个猴儿快回来哒,马上演皮哒影喔,看完哒好早点回来吃西瓜喔!”正和小伙伴在田野疯玩的我,立刻和大家飞快地往回跑,早就听说过的皮影戏这回终于有缘一睹为快了。
  在大斌舅家宽敞的院坝里,早就聚集了全村不少的男男女女,自然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居多,叽叽喳喳就像一群麻雀。五六个演皮影的师傅正在忙碌,只见他们在院坝中拉起一块长约2米、宽1米左右的白色幕布,幕布后面已经点上了一盏一百瓦的白炽灯,从他们打开的木箱里可以看见一大堆各种颜色及形状,人人马马的皮影。伴随着耳畔响起嘹亮的二胡声、锣鼓声及高亢唱腔,皮影偶人开始在雪白的幕布后随之舞动……
  那一晚上演了好些个剧目,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演一位小姐和一位公子的对话,一鞠一躬,活灵活现的,小姐说:“叫道童来。”公子:“小姐有何话要讲?”小姐说:“家住何府何州哪县?”公子说:“家住湖广应山城。”小姐说:“你在应山哪门住?”公子说:“我住应山城西关……”
  演出其间,我曾经跑到幕布后面一探究竟,只见两三个师傅双手都拿着木棍,牵引细线,一边舞动起下面的皮影左右翻飞,一边口里还伴着音乐唱台词,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蹲下去,蛮不易啊。边上还有两个伯伯,一个拉二胡,一个打锣鼓,他们似乎都很陶醉其中,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演奏及歌唱着,声音都在随皮影角色不同而不停转换,一会儿是浑厚地男声,一会儿又是尖细地女声,赢得前面观众不时发出喝彩声。在舞动的皮影里,在声震云霄的锣鼓声中,大家的情绪随之跌宕起伏……
  小时候,我只觉得皮影戏好玩。慢慢长大后,自己才了解到皮影戏还是炎黄子孙独创的一门传统技艺,至少两千年悠久历史了:西汉时,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日思夜想神情恍惚。大臣李少翁某日路遇孩童手拿布玩偶玩耍,影子倒影在地上栩栩如生,顿受启发。李少翁便用绢帛裁成李夫人之影像,图上色彩,并在布偶手脚处装上木杆。待天黑后,围上幕布,点上蜡烛,恭请汉武帝帐中观看。汉武帝看罢龙颜大悦,爱不释手,这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起源。
  皮影戏表演日后随着元朝远征军西征,传播到阿拉伯、欧洲等世界各国,而被外国人亲切地称其为“中国影灯”,甚至还可以说皮影戏直接启发了电影的发明,毕竟二者都是对光影的再现。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中国皮影戏从此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文化遗产,更成为了全球人类共同之文化遗产。
  如今外婆已经辞世好多年了,我也从此再没看过皮影戏。常常想,我如果以后再去骡坪,坐在大斌舅舅家的院坝里,还能否有缘再一睹皮影戏呢?或许还有这种可能吧。
  但自己知道,戏散后,再想吃到慈祥的外婆为我准备的冰镇西瓜却已是不可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