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611期 >2021-04-09编印

下 庄 村 的 桃 园 梦
刊发日期:2021-04-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许先尧
  看着车窗外不断闪过的青山绿水,已经整整五年没有回过家的毛连国心中感慨万分。想起当年离家时的豪情壮志,此时已经明白现实与理想存在多大距离的他,也终于领悟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真谛。
  长安车在这刚打了两年的水泥路上前行,毛连国此时并没有离开家的那种厌恶感。不是说他不喜欢家乡,而是贫穷落后的家乡,让向往外面繁华都市的毛连国,着实有些不愿意回家。
  可不论毛连国承认不承认,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整整十八年,他骨子里流淌的血脉也告诉他,这里相比他工作了五年的大都市,反差虽然巨大,反倒是他的心安之所。
  近了,近了,家就在眼前。印象中的下庄不见了,两水护田将绿绕,丛丛果树挂门前,一道弯弯曲曲的水泥道路直通下庄。不多久,“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就出现在眼前,哇!修得好气派!
  村主任毛相林正在“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前布置专栏。毛连国打了下招呼。毛主任先是一怔,然后明白了什么,挥挥手笑容可掬地面对他:“好侄子,回来了,你爸妈念着你呢!”
  到了家,母亲见到几年未见的儿子,兴奋地跑上前,抓住他的手,再看看他的脸:“儿子你终于回来了,妈可想你了!”
  “老爸在哪里呢?没在家吗?”
  “他一早去桃园,在那里打工,挣些零花钱!”
  “桃园?”
  毛连国顺着母亲的手指,翻过了一个小山梁。他被眼前的景象一下惊呆了:这不是我们家的土地吗?不是我们当年因为缺少劳力而快要荒芜的那块地吗?他记得还在这里挖过田,割过草,放过羊。
  曾经的荒地变成了“桃园”!眼前的桃树有上百亩,应该有上千根吧。稍远一点看,桃树整整齐齐,就如绯红的云彩飘散在山间,在下庄四周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朦朦胧胧,如诗如梦一般。
  毛相斌正在园里除草,肩上搭着的毛巾已经湿透了,但仍然一丝不苟地劳作着。
  毛相斌显然是老了。看见儿子,他走到田坎边,找了块石头递给毛连国坐下:“小子,什么时候到家的,也不叫爸来接你一程?”
  “您这么忙,我怎么能够让您费心呢!”
  毛连国看着身后的桃园,问父亲:“这里原来不是一块快要荒了的地吗? 如今怎么变成‘桃园’了?”
  毛相斌擦擦额上的汗珠,用手指着眼前的园子:“前两年村里想发展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就在这里开发了这个桃园。占了我们家二十亩多土地和荒山,加上占用其他乡亲的,大概有一百五十亩吧。过几年有了收成,会按一定比例给大家分红,到时大家就会有一笔固定收入了。你看,这桃树还可以观赏,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呢。”
  桃树已经有半人高了,一树一树全开满了花。一簇簇鲜艳的桃花,散发着那沁人心脾的气息。桃花招来好多的蝴蝶和蜜蜂,蝴蝶在粉红鲜嫩的花朵间翩翩起舞,蜜蜂在弥散着浓郁芳香的花蕊上辛勤地采蜜。
  毛连国好奇地问:“那建这么大的桃园,一定要很多资金吧?”
  “毛主任为建这个桃园,搞调查、找项目、寻资金,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路,身体消瘦了很多。国家对下庄很支持,建这个桃园,最初的开荒、垦地全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钱。后来打窝、栽种、管护都是找本地老百姓来做,由成立的合作社付老百姓工资。你看,如今,我不出家门,就在家门口能挣到钱了呢!”
  “爸爸,这些年,我出门在外,没挣到多少钱,但是我觉得外面的发展机会还是大得多。这次回来看看你们,过些天后,我还是想出门再闯一闯!”毛连国试探着说。
  毛相斌手中的锄头一下停在了空中,孩子刚才的话让他迟疑了一下。
  “你先回家帮妈做点事情吧!出门的事情以后再说!”
  一天,毛主任到挨家挨户看柑橘来了。
  “伯,您来了?”毛连国怯怯地喊了一声。
  毛主任拍拍毛连国的肩:“侄子,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啊?”
  “我还是想再出去闯一闯。”
  “外面不错。不过现在我们这里的发展,也很不错啊!眼前的桃园,是巫山最大的桃园,去年桃树已经开始挂果。春天这里可以吸引游客到此赏花,夏天游客还可来采摘桃子、西瓜,冬天可以品尝柑橘,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即将在我们这里打造成功。你看看,家乡正蕴含着巨大的机遇。留在家乡只要勤劳肯干,善于谋划,我保证你比在外面强。作为下庄的年轻人,有责任留在家乡把家乡建设好啊!”
  听毛伯伯这样一说,毛连国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了桃园游人如织的场景。 连忙说道:“好吧!那我就跟着老爸在家打理桃园、种植柑橘、西瓜,争取搞出个名堂来!”
  “哈哈哈!好!好!好!”毛主任连连叫好。
  “三合院”又迎来一批客人。
  “湖北、山东的客人刚走,首都北京的客人又到这里来啦!”
  杨元鼎、杨亨双、袁堂清三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自从他们一起在下庄建起了农家乐,日子就变了大样。
  村主任毛相林对于乡民们特别是贫困户的住房情况了如指掌,哪家房子土墙裂了口,哪家屋顶漏了水,他都密密麻麻地记在了他的小本子上。
  他在思索着:下庄在新的机遇面前如何让老百姓住上安全、舒适的住房,同时实现下庄老百姓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20年前,站在高处望下庄,两百多家的房子散落在下庄这个天坑里,村民如井底之蛙一样守护着一小块圆形的天空。由于建筑材料无法运进村庄,下庄的房子都是土坯房,有的房子已经有几百年来年的历史。祖辈们就守在这四周大山阻隔的小天地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生活。
  他们是下庄的三户贫困户:杨元鼎、杨亨双、袁堂清。
  杨元鼎原有四间土房,半间厨房和茅草猪圈,一家人挤在几十平米的房子里,没有专门的卧室,拥挤不堪。地面坑坑洼洼,大窝小窝的。家中仅有的破旧的大桌子,总是要找木块或石块垫上,才能稍稍平稳一些。房子由于年代久了,墙面都裂了许多口子,风雨一来,满屋的灰尘。有时青瓦漏了,屋子里也像下雨一样,杨元鼎的母亲只好用盆盆碗碗接上,才勉强能度过一场风雨的侵袭。
  袁堂清家更是惨淡。三间房屋歪歪斜斜,墙面张开条条裂口,好像随时就要倒塌。厕所是用茅草搭起的“狗叉棚”,粪坑上放几根圆木板子,半夜上厕所要走过十多米的院坝,稍不注意,就会掉到厕所里。
  杨亨双的条件稍好一点,但也是几十年的老屋,一眼看去让人感觉总是很寒酸。十多年前,儿子从外地带回了一个媳妇,可媳妇还未到他们家门,远远看到简陋的土房,心中就凉了半截,亏得主任说了些好话,不然,到家的媳妇就飞了。
  贫困的日子让大家吃尽了苦头。
  这几年,孩子出外打工,大人在家发展西瓜、柑橘等产业,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听到国家有政策可以进行危房改造,看到自家的房屋,他们心动了。
  毛相林主任提出了他的思路:“巫山不是有个‘三峡院子’吗?他们的旅游民俗不是做得很好吗?把你们三家房子建在一起,共用一个院坝,打造一个院子。”毛相林心中有个大规划:他要建设一个院子,成为下庄的民宿样板,趁此东风,打造好乡村旅游示范村,让老百姓坐在家里就能吃上旅游饭。
  一语点醒三家人。
  新居位置选在杨元鼎的承包地里,这里是下庄村的中心地带。一抬头四周群山巍峨,如画美景尽收眼底;下庄公路就在门前;“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就在旁边。
  2018的冬天,三家的新居落成了。一栋别具风格的三层小院矗立在下庄村的中心,成为了村里最显眼的房子。过了一个月,三家筹备开办农家乐,可他们肚子里墨水少,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名字。
  毛相林主任说:“北京有著名的四合院,你们三家就叫三合院吧。”
  “这个名字好!好听还又顺口,也容易让有人记住!”
  如今,三栋房屋彼此在庭院的拐角处相连,并不独立,走廊连通,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成为一个整体,中间是大大的坝子。从空中鸟瞰,就像是三座洋楼围成的半开放式的一个院落。房屋面朝后溪河流向平河的方向,重重高耸的山峦,如诗如画的画屏扑入你的视野。
  初到院里,若不细心观察,你还以为是一家人呢?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客人住哪家,都随客人的方便,住哪家的房子都是一样。
  他们不是一家人,可是他们的心却在一起。男主人是接待者,女主人是厨师。他们既分工又合作,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为让游客们吃到可口的饭菜,她们可下了功夫一番功夫呢。
  县里的美食专家来了,听说是毛主任亲自请来的。
  美食专家说:“下庄从来都是个食材丰富的地方,什么洋芋、麦面、红苕粉、都是那些大城市里没有的。”
  杨元鼎媳妇问:“你看我们才去外面学的几个菜,味道怎么样?”
  美食专家说:“不要去搞那些城里面的东西,你们想想,客人们在城里都吃腻了,还愿意跑到你这里吃大鱼大肉吗?你们搞农家乐啊,就是要把你们这个地方的特色东西拿出来,让那些城里人来尝尝城里不一样的农家菜。”
  专家有滋有味的讲解,娴熟的手艺和做出来的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啊,让三个女人开了眼界。
  她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要做出下庄的特色菜,还是要依靠本地这些食材,提高我们的厨艺,这样才能让游客吃得满意。
  “我喜欢吃你们这里的洋芋,那口感吃着又软又香!”用柴火炕成的“炕洋芋”,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还未端上桌子,客人们都忍不住争先品尝了。
  “豆瓣酱、稀广椒、腊肠子,泡青菜也很好吃吔!”
  “我喜欢这豆瓣酱蘸淡洋芋!”
  “我喜欢这腊肉炒洋芋粉!”
  ……
  夏日的晚上,太阳已经落进了山里,下庄显得是那么的静谧。一丝丝凉风吹拂,三家人都在院子里乘凉,几位老人白发苍苍、精神矍铄,孩子们蹦蹦跳跳,在大人怀里撒娇。
  袁孝清常出门在外,他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因心脏不好而经常需要人照顾,杨元鼎和杨亨双总是把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有点不适便问候、取药、找医生。 谁家的困难,都是自家的困难。
  这样幸福的日子还得益于以毛相林领导开展的“乡风文明,美好家园”的打造活动。
  “三合院”在首次评选中便被评为清洁文明户;
  “三合院”里的媳妇袁堂凤被评为了“下庄好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