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福田镇曾经是煤炭产业重镇,脱贫攻坚转型为农业产业大镇,主要靠脆李、柑橘、茶叶吃饭。围绕全县“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福田在“土特产”上做文章。前三季度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1元,增幅8.7%,居全县第一。
立足“乡土味”,抢抓窗口期一亩一亩种好。福田做强做优“3+2+2+N”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柑橘20000亩,发展脆李20000亩,正打造“春赏李花、夏摘脆李”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茶叶是福田最具辨识度的产业,现种植15000亩,主要分布在双凤、茶山、段家等11个村。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种植大户120户、引进公司8家。鼓励种植大户套种,带动群众种植黄豆、油菜等经济作物5.3万亩。扶持水口空心面、贺醪糟等传统家庭手工业。规模化发展家禽、生猪等生态养殖。
打好“特色牌”,依托专业化一棵一棵管好。福田镇2022年成立柑橘、脆李、茶叶3支社会化综合服务团队,管护面积已达到5.5万余亩。建立专业合作社32家,解决散户不懂管理技术的问题。紧跟数字重庆建设,打造500亩的智慧茶园,配套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对茶叶全产业链及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标准化的控制管理。
做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一斤一斤卖好。推出“巫山春”“巫峡红”品牌,线上线下开展茶叶营销。配套完善福田镇果品分拣中心,发展柑橘、脆李初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逐步建成江北片区果品销售的集散中心。建成8个光伏发电站、4个村集体茶叶加工厂、6个村集体茶园、5个扶贫车间。依托万亩油菜花、万亩茶叶,举办“福田春光游”“周末亲子游”活动,吸引8000余名游客参观体验。全力推进国家级脆李种质资源圃建设,实施旱改水高标准农田400亩,逐步发展教育农园、研学基地等新模式。建成福田镇电商直播平台,建立21个村本土人才“轮直”机制,逐步发展农产品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今年脆李产出8000吨,实现产值6945万元;茶叶产出49.45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柑橘预产出8500吨,预销售额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