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解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管控保护问题,规范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运营等事项,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范有序、落实到位。三是系统性、创新性地开展长江文明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差异化保护策略,继续加强长江流域文化资源普查成果的保护利用与资源整合工作,对现有的长江文明及其所属分支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评估。根据文化资源与长江核心文化价值的关联度、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状态, 确定差异化的保护重点。使用现代技术和方法进行保护,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技术等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长江文明保护,建立长江文明数据库,对藏羌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彝文化、滇文化、黔文化、赣文化、徽文化等进行数字化提取、技术化编程,突破时间、空间、类型分布的固态化短板。
整体推进长江文明传承发展。只有全面深入了解长江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长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新时代长江文明建设。积极推动长江文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及沿线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长江文明未来传承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紧迫且长期的任务。一是坚持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串联长江沿线物华天宝的历史名城、奇雄险秀的峡江景观、闻名寰宇的文物宝藏、颇负盛名的文化艺术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以物化、活化的视角去识别、还原文化要素,使文化资源在长江流域"活"起来。二是打造一批内涵丰富、覆盖广泛的长江文明品牌。建立一批独具鲜明特色和内容优势的长江文明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长江文明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城镇,提升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推动文化助力长江沿线乡村振兴。三是推动多种文化空间协同发展。统筹协同推进现有的文化遗产空间、城市现代文旅场景空间、乡村场景空间打造,以河流场景营造为着力点提升长江沿线城市品质,使三种空间各具特色又兼具关联度。或在场景中举办相关经济和文化活动,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一部分。四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生态、金融、体育、科技等资源融合发展。支持长江沿线省区市跨区域组合建立文化产业联盟,促进"文化+"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资源共享、品牌共铸,共同打造跨区域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
积极探索长江文明弘扬路径。弘扬长江文明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长江文明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长江文明认同感,推动长江文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一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以长江流域发展的新实践、新成就、新格局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提供不竭的文化力量。二是繁荣文艺创作。引导和鼓励以长江文明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实施长江文明新品、优品、精品创作工程,抒写新时代长江流域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奋斗者的精神品格,鼓励用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长江故事。三是举办有影响力、高层次、综合性的节庆活动。在举办2023长江文明论坛的基础上,长江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可举办长江文明节、长江文明旅游节、长江美食节、世界大河歌会、长江文明论坛等活动;推出长江文明育民、惠民、利民措施,制定特色文化惠民政策,让群众共享文化"盛宴",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是促进长江文明对外交流。以经济贸易、科技创新为载体,联结长江黄金水道与" 一带一路",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贸易,向世界展示长江流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沟通平台,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合作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让长江文明带成为展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