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喜悦
本报记者 卢先庆 余雨芳 文/图
八月的阳光,透过层层包装纸,附着在细白的果肉上,沉淀为一丝丝甜蜜。再过半个多月,金坪乡袁都村的秋月梨就会成熟上市,成为村民脸上丰收的笑颜。
丰收在望
“卖水果、卖水果哟……”袁都村村民丁庆贵骑着电动车, 拉着一箱自种的脆李,沿着金桂路一路吆喝。
“还等十几天,我就要卖梨子了。”丁庆贵笑着说。
子女长大成家后,丁庆贵与老伴在家栽种了10多亩秋月梨和脆李。去年,他仅靠卖水果,就收入了1万多元。“今年,产量预计要翻一倍。”
同样,70岁的王绪华,也靠种植秋月梨和套种黄豆,年收入近2万元。
“过去的袁都村,人们走的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住的是土砖泥瓦矮房子,年年都为吃穿发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村党支部书记王承华介绍道:袁都村位于大宁河小三峡之巅的山谷中,道路不通,靠天吃饭,四周封闭的山林,也封住了山村发展的道路。
2019年,在金坪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袁都村争取到了山东秋月梨、大樱桃等援助项目。当年3月,袁都村便开始实施“梨园”兴村的产业项目。
如今, 该村秋月梨种植面积达680亩,其中300多亩进入丰产期,产量可达15万斤左右,产值100多万元。
抓住机遇
短短四五年时间,袁都村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快?
“穷则思变、不甘落后。”袁都村的发展得益于他们抓住了机遇。
“以前,我们村除少量烤烟外,其余都以传统农业为主。全村1300多人,600多人外出务工,大部分土地成了撂荒地。”王承华说,虽然全村依靠劳务收入摘掉了贫困帽,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他们却发现一个问题:年轻人能外出务工,老了怎么办?村里如果没有主打产业,今后怎么稳定收入,实现振兴?(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