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2923期 >2023-06-05编印

风从巫峡来
看“大三峡”旅游振兴中的巫山智慧
何以向未来?文化搭台 共唱“三峡戏”
刊发日期:2023-06-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云雾缭绕的巫山。 谢智强 摄

云雾缭绕的巫山。 谢智强 摄

游轮停靠在神女溪景区。 王道中 摄

游轮停靠在神女溪景区。 王道中 摄

  

  自青藏高原而来, 长江奔腾万里入海,孕 育 壮 美 三峡。 千百年来,众 多 文 人 墨客, 打卡三峡留 下 绝 美 诗篇。 李白写就“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堪称浪漫主义诗歌 的 经 典 范例; 元稹倾诉“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咏情之作的巅峰佳句。 改革开放之初,长江三峡就是我国首批推向世界 的 风 景 名胜。 历经四十余载, 如何续写新故事?
  今年中国旅游日重庆主会场活动在巫山举行,“大三峡” 旅游如何实现振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近期《渝州 望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为你解读巫山如何 举 全 县 之力,牵线搭桥,抱团再造“大三峡”旅游。
  何以破?做大蛋糕 共造“三峡热”
  观三峡,乘坐游轮依然是最经典的方式。
  日前,在朝天门码头,耗资3亿元打造的豪华游轮“世纪绿洲”号首航成功,最大载客量650人,是目前长江上最新、最大的游轮,集绿色、智能、文化为一体。
  作为重庆旅游市场的王牌线路,三峡游不仅上新游轮,沿江各区县也加快构建起“快进慢游”体系,推出各自的旅游精品。
  努力没白费。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三峡游呈爆火态势。
  以巫山为例,在5A级景区小三峡中,出现船如梭、人如织的火热场面。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巫山共接待游客119.89万人次,同比增长55.47%,恢复到2019年的118.4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9亿元, 同比增长58.05%, 恢复到2019年的125.31%。接待过夜游客19985人次,同比增速216.22%。
  当前,在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长江文化国家公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推动下,三峡游蓬勃发展、劲头十足。
  在此大背景下,2023年“中国旅游日”重庆市分会场落地巫山。
  “中国旅游日”是一个自带流量的全国性活动,巫山乘势举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旅游专列(成都—重庆—巫山)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还开展巴蜀百万学子研学三峡、巴蜀百万职工游三峡、首届“520·爱神女恋巫山”欢乐彩虹跑等重磅活动,整合景区门票、高端酒店在内的文旅大礼包,邀请游客广泛参与。
  同时,巫山组织开展“三峡旅游论坛”,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等大咖齐聚巫山,掀起三峡游讨论热潮。
  识局者生,破局者存。三峡游整体破局,市场蛋糕做大,沿江区县才能“分羹”得利。
  何以立?练好内功 共打“三峡牌”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新时代三峡游,巫山因何而“立”?
  巫山的底气来自独有的资源禀赋。地处三峡腹心的巫山,堪比珠串上最靓的珍珠。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三峡中的巫峡,就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绵延四十五公里。巫峡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被认为最具观赏性。
  而小三峡·小小三峡则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享有“中华奇观”“天下绝景”“人间仙境”美誉。 俯瞰小三峡,恰如“人在天上游,画舫地窟行”。
  巫山还有灿烂的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也在这里交融衍生。1985年,巫山的一个重大发现震惊世人。
  中国考古学家黄万波教授在龙骨坡发现了一颗酷似猿人的牙齿,证明了204万年前的巫山人是亚洲最早的人类。在巫山博物馆,就可零距离观看龙骨坡巫山人牙齿化石。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一千多年前,诗人萧纲来到巫山,因感蜀道之难,三峡之险,写下《蜀道难》。很长一段时间,交通是“巫山之痛”。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三峡是世界上唯一可乘船观看的大峡谷,主要游客为贵宾。随着游轮公司纷纷进入,三峡游价格较为接地气,但游轮游也有短板。2010年,从沿海、东北等地进入巫山旅游,竟然需要三天三夜。连巫山神女峰,也只能在江上仰望。
  进入新时代,巫山全力攻破大山阻隔。郑渝高铁贯通释放叠加效应,正助推巫山旅游产业步入“黄金时代”。现在的巫山,成功集齐“水陆空铁”四大立体交通。
  通达性提高只是解决了“引进来”,而“留下来”更考验内功。巫山投资1.3亿元打造的大型长江情境夜游《三峡之光》,成为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夜游新地标。唯美的城市夜景、沉浸式的游船演艺、国内最大的崖壁秀……巫山成功将过境游升级为过夜游。
  此外,巫山担起重任,练好内功,和奉节、万州等地共打三峡牌,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立足当下,巫山文旅表现惊艳。着眼未来,巫山还有自己的思考。
  以往,想要到巫山游玩,必乘舟而入,历经蜀道之难,方能仰观山、俯察水。而如今巫山天堑变通途、城景融合、城市更新,给人的体验是“一座山水城,处处是美景”。
  近年来,巫山始终把旅游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引领“大三峡”旅游振兴。在“快旅慢游”的交通体系下,着眼国际范、中国风、巴蜀韵、三峡情,唱响巫山云雨、巫山红叶、巫山神女等优势品牌,推动三峡游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打造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2021年,位于巫山当阳乡的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列入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受到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巫山也多了一张“世界级”名片。未来,这里的部分区域将打造三峡无人区国际徒步旅游。
  巫山也加快构建从“品风景”到“品文化”升级,主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远古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长江文化为“本底”,推进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玉米洞遗址、大溪文化、神女文化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长江流域中华文明东亚人类起源标识地。
  红叶是巫山另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巫山将持续办好红叶节,推动巫山红叶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而举办了五届的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也让巫山在“名节、名剧、名人”效应叠加下,实现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
  文化,已经成为游客不得不来巫山的一大理由。
  巫山还以整合思维,下一盘大棋,联动其他区县共唱“三峡戏”。借助小三峡5A景区,打造三峡国际游艇度假区,联动长江沿线重庆主城、丰都、万州、宜昌等游艇设施,打造区域三峡游艇旅游线路。
  立足未来,才能拥有未来。新时代三峡游,巫山必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