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总第2919期 >2023-05-26编印

关心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
成渝地区“4+1”教育模式现场交流会在巫山召开
刊发日期:2023-05-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与会人员观看欣赏留守青少年们的竹编、草编等作品。

与会人员观看欣赏留守青少年们的竹编、草编等作品。

  

  本报讯 (记者 董存春 文/图) 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顶新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巫山县教育基金会、乌龙学校承办的成渝地区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4+1”教育模式现场交流会,近日在乌龙学校召开。来自四川省都江堰市、绵竹市,重庆市北碚区、万州区等20多个学校的负责人参加交流会。
  当天,参会人员观看欣赏了乌龙学校孩子们的特色节目表演,兴趣小组活动,以及绘画、十字绣、美食、竹编等农村留守青少年们的优秀作品展,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4+1”的含义是,从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加上抓好学生的营养与健康。
  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4+1”教育模式项目,由顶新公益基金会发起。从2010年至今,发展项目学校71所,资助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22万人,共投入资金5100万元。项目实施以来, 各个项目学校都在积极探索“4+1”培养模式,坚持开展常规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创新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开展的活动越来越丰富,精彩纷呈。各学校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及营养与健康几个维度,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现场交流会上,乌龙学校、武隆区浩口小学、长寿区龙河中学三所项目学校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剑锋表示,项目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各项目学校活动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希望项目学校在今后关爱留守学生活动中,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进一步营造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滋润学生渴望爱的心灵,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深入推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据了解,乌龙学校作为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4+1”教育模式项目学校,创新工作模式,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为目标,聚焦“八有八为”德育体系建设,不断挖掘内部资源,加大投入,以本校师资力量为主,聘请校外民间艺术名人,开设19个兴趣活动小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兴趣活动,积极参与市、县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