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怎么办?”
“改。”村两委决定对症下药,以党建为抓手,建强党员、村干部、村民志愿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四支”队伍。
该村通过创新设置功能性党小组、党员二维码,完善党员“三亮一宣”信息智库,将39名党员镶嵌到10个网格化管理片区。组建“社工+巾帼+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定期组织参与时政宣讲、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社区排查、困难帮扶等活动,同时,定期开展法律讲座培训和巡回法庭进农家便民利民暖人心行动,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敬法的意识。
一系列举措下来,村党员的积极性起来了,村民的心顺了,“有事找村干部,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风气正逐渐根植于党员群众心中。
改“脏”为“美” 村庄蝶变焕新颜
在路口村一组,年轻的王玉珍在收拾整理桌凳。她刚开业不足一个月的珍姐农家乐,就已经收入2000多元。“村里的环境变美了,来游玩的客人多了起来。”在楚阳场镇超市里务工近10年的王玉珍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也捕捉住乡村旅游的商机,毅然回家开起了农家乐。
近年来,全村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排水污水、垃圾收运等专项治理,实施污水管网、清理河道5公里,覆盖周边群众182户,改厕21户,美化庭院45家,整治农村垃圾点13处。更新水电路讯房基础设施,建成集党务、村务以及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路口驿站,升级改造路口村小、卫生室、养老院等公共场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配套完善。此外,在全镇率先吹响移风易俗冲锋号,彻底根治无事酒。建立公益设施运管、农村垃圾收运等机制,定期举办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路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玲告诉记者,如今,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沟,脏院落变成了美庭院,一批“小组团、微景观、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院落逐渐呈现,一个人文和美文明的乡村已然形成。
由“弱”变“强” 产业发展促振兴
产业强、则乡村兴,产业强,则村民富。
路口村在巩固1200亩脆李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党支部+村集体联合社+大户+农户”的股份合作模式,建成一批以猕猴桃、草莓等独具辨识度的缤纷果园。
同时,充分利用“渝东门户第一村”和“打卡下庄必经之地”等区位优势,成功打造了集服务群众、休闲健身、农家书屋、游客接待于一体的“路口驿站”和以“云溪间的田园梦,水乡里的诗远方”为主题的十里花溪景区,精心布局七彩稻田、樱花餐厅等打卡节点,催生出一批以“十里花溪”为代表的民宿和农家乐。
通过党建引领, 路口村盘活了乡村振兴一盘棋。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1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看得见炊烟、留得住游客、记得住乡愁……”何以路口,十里花溪、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