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总第2911期 >2023-05-08编印

刘绪海:
化苦难为回甘
刊发日期:2023-05-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刘绪海为村民指导脆李种植技术。

刘绪海为村民指导脆李种植技术。

  

  本报通讯员 陈玉梅 文/图
  “这样一枝连一枝,是典型的营养枝,要全部去掉。”我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官渡镇双月村4组村民刘绪海,在自家脆李园侃侃而谈,一旁的同村村民刘继周深信不疑,连连点头。
  背一身巨额债务压力山大的刘绪海,靠坚强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化苦难为回甘,成为土地和群众的代言人。
送水管水1993年,他因车祸导致右手截肢。但被病痛和贫穷包围的他并未消沉,借钱办起了砖厂。就在砖厂生意红火时,不少房地产老板“跑路”了,120万元欠款毫无悬念地落在了他身上。
  为尽快还清欠款,2015年,刘绪海在镇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包下一座荒山,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3个多月,开垦出200亩田地,开始了脆李种植。第二年,他还在自家脆李园新修了水池, 除了日常给脆李灌溉,干旱时节还能供附近村民救急。
  “总不能我一家有水吃,有水抗旱,看着别人干着急。”刘绪海说,去年大旱,果园水池中了大用,周边30来户村民都用水池里的水应了急。
  无偿引水、 热情整修管道、 义务管水……在刘绪海看来,比起前些年自己债台高筑时村里人对他的帮助,这些都是小事,于是他有求必应,一做就是好几年。
  无偿垦地
  刘绪海在一点一滴无私付出中收获了民心。2021年,他成功当选县人大代表。
  “代表代表,代表的是信任,更是责任。”他把这话常挂嘴边。通过用心种植200亩脆李,加上这几年脆李质优价高,他陆续还掉了欠债。
  2022年,闲不住的他又瞄上了同组10多个村民的撂荒地。
  “以前都是粮田,荒了怪可惜。”刘绪海决定把这些撂荒地都开垦出来。
  家人认为他平时管理自家果树已经够吃力了,担心他身体吃不消,纷纷表示反对。
  刘绪海嘴上应承,可第二天就请来挖掘机师傅,接连工作了好几天,硬是把邻居们近50亩撂荒地开垦了出来,还请工人平整了。
  邻里们最初听说时,也以为刘绪海要租地扩大种植脆李规模。当了解到原来他是无偿为大家垦荒,想带着大家一起种植脆李,都纷纷响应。
  如像70多岁的刘继周老人,早就想把自己四五亩撂荒地种起来,却一直苦于家中没劳力,刘绪海这一“折腾”,正好如了他的愿。不光种上了脆李,还套种了玉米、黄豆、红薯。
四处奔忙传技术刘绪海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脆李种植专家。
  为了带动更多残疾人发展,他将苦难化作回甘,先后与5家种植户联合成立巫山县娃娃包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种植的脆李也荣获“全国优质李银奖”,其脆李园获评“全国基层农机科技示范基地”。
  病虫害防治、施肥、抹芽、打枝、疏花、疏果……刘绪海为脆李种植户向西贵讲解完,又跑到身患残疾的陆作银家,在他家4亩多脆李地里现场教学。水库村70多岁的脆李种植户向方俊,也经常请他上门一对一指导。
  ……
  农忙大家忙,总跑来跑去也不是办法。刘绪海就与困难户、残疾户结成对子,帮助他们选购种苗,制定种植方案,定期在家里举办脆里种植技术培训,向乡亲们传授自己的种植经验。
  随着请教的人越来越多,今年他计划把自家二楼收拾出来,用作脆李技术培训室,到时不仅自己这个“土专家”讲,还要请镇里和县上的技术指导员上门。
  无折腾,不人生。最近,刘绪海又看好了林下经济。已在自家果园的脆李树下、田坎周围试种了油牡丹。
  “等有了效益, 我就带着大伙儿一起种。”刘绪海看着脆李树下成片的油牡丹,信心满满。
  用一只手开荒种植脆李, 摆脱债务困扰,又带领村民发展脆李奔向小康之路,今年3月,刘绪海荣获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