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还应看到,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会议作出重要判断。
今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会议就扩大需求作出系列重要部署。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说,落实好会议部署,从供需双侧发力,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稳定投资预期和消费预期,将有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一季度经济指标中,民营企业活力显现、“进”的积极因素持续累积,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印证,也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会议强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晓东认为,这意味着要在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恢复和扩大需求、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谋更好对策。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的同时,“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在杨志勇看来,会议延续了对宏观政策总基调的提法,同时突出“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这表明下一阶段我国宏观政策将坚持连续性,突出针对性,加强统筹协调能力,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
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明确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部署,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重要保证。
协同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应对内外挑战,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相关部门正在评估过去几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效果,研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
一季度, 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9%;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
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
会议还对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进一步明确要求。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认为,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要做好保交楼和出险房企债务化解问题。同时要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建设,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会议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基础仍不牢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近日国办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打出稳就业政策组合拳,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为重点群体广开就业门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说,会议相关部署,聚焦百姓急难愁盼,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困难,着力兜牢民生底线,将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稳物价保民生提供坚实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