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896期 >2023-03-24编印

金坪的故事(一)
刊发日期:2023-03-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龚道鹏
  去年冬天,我接受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来到金坪乡五星村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没来金坪之前,我对它的了解是片段式的。
  这个位于县城东北大山里的小乡,历来给人的印象是贫穷、寒冷,以及偏僻。
  时光倒转回40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第一次听说金坪这个地方。一天上学路上,街上围着一群人在选什么果子,我好奇地钻进去看热闹。看见地上蹲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穿着打补丁的黑灰色衣裳,光着一双脚丫,两只手臂护着一个背篼,里面装着毛糊糊的猕猴桃。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县城里的人很少有吃过猕猴桃的,那时没有人工种植,市场上少有人出售。小伙子讲他父亲在医院住院,急需用钱,猕猴桃全是自己走了一整天背到县城的,卖2分钱一个。街上许多人围着他,并不买猕猴桃,却对他品头论足,像观赏一只猴子。
  “高山的人不怕冷,也不怕扎刺,一年四季都不穿鞋的!”“金坪那地方穷啊!他们只吃红苕、洋芋、包谷三大坨。”
  那时年少的我挤在人群中,听着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看着眼前的青年把布满血痕的赤脚朝背篼后面藏,从此金坪这个地方在我脑海里有了模糊的印象。
  时光荏苒,社会日新月异,金坪也不断发展变化。21世纪初期,我已在县委办公室工作,能经常看到关于金坪乡的报告:金坪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连接梨子坪森林的公路终于通车了!金坪乡各个村子的公路建成,实现了村村通,县委号召全县学习金坪乡的先进经验;在国家扶贫工程建设中,金坪建成了许多居民安置点,人们住上了白墙黛瓦的楼房;县城的超市里销售着金坪的梨、黄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
  金坪早已不是过去的金坪,不再是年少时期我记忆中的金坪。人们的日子好过了,金坪人和外界的差距越来越小。
  2019年底,金坪乡实现了全面脱贫,朝着乡村振兴的路子大步迈进!
  就在去年,随着“金桂路”的开通,白水河上架起了金桂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金坪乡的人们进城再也不需要穿越梨子坪森林了,而是从西面用最短的距离抵达县城。以前2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40分钟,金坪也和县城逐渐融合在一起,不再有距离感。
  说起金坪的发展,乡党委熊书记信心满满,他说交通给金坪带来划时代的改变。金坪在几年内将成为县城的后花园、瓜果园,成为市民的高山纳凉避暑基地!
  为消除少年时候狭隘的理解,趁着如今住在金坪,我想揭开金坪神秘的面纱,彻彻底底地了解这个地方,亲近这个地方。
  一直以来,我对金坪的名字由来都有些疑问。如此贫瘠的高山,又没有金矿,为什么名字用“金”字?
  乡文化站的李主任给了我答案:“以前还叫黄金坪呢!传说多年前每到夏天,山坳里到处开满了金丝桃,金丝桃的花蕊如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一片金色,贫穷的人们向往富裕,于是给这里起名黄金坪,后来逐渐简化为如今的金坪,金坪村里的泰山庙以前还叫黄金庙呢!”
  “不仅是金丝桃呈现金黄色,到了秋天,满山的树木也是一片金黄,和紧邻的梨子坪森林连成一体。田野里人们种植的黄花菜、烟叶到秋天也成熟了,各种层次的黄色美景堆积,仿佛油画般,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庆中,谁不喜欢铺满金子的地方呢?”李主任热情地继续介绍。
  确实如此,穷则思变,勤劳勇敢的金坪人祖祖辈辈和这大山做着斗争,为的是过上好日子,将贫瘠的土地变成金子铺路的地方。我想起40年前的小伙子,我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生活在哪个村子,但如今,他也应该生活富足、儿孙满堂了吧?
  我走在整洁干净的金坪乡街道上,穿过两边林立的楼房,听着校园里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看见的是人们衣着整洁光鲜。幼年的我听见人们口中所说,真以为金坪人不怕冷、不怕疼,如今才明白,只因过去太穷,老百姓们买不起鞋。而如今的金坪,这里再也没有打赤脚的人。
  从数字上看,金坪乡仍然是全县最小的乡镇,区域面积48平方公里,户籍4000多人,常驻人口不足2000人。共四个村,袁都村、五星村、金坪村、连山村分散在各个山坳里。这里山连着山,也不知道有多少座山,因此耕地也最少,粮食产量和其他产量并不高。
  随着深入了解,我对金坪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虽然人口少、耕地小,但这里蕴藏着无限可能。它的魅力和神秘只是被周边乡镇的光芒掩盖了,鲜有人报道。金坪西面接壤双龙镇,双龙镇位于小三峡的腹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名了。北边的平河乡因为马渡河开发漂流也变得繁华,东边紧邻的骡坪镇也属于大镇。但在我看来,任何地理条件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换个角度,转变思维,只要合理开发利用,贫瘠的土地也能铺满金子。
  金坪的生态环境是无可挑剔的。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有后溪河、马渡河从山脚穿过,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因紧邻梨子坪森林公园,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这里拥有白术、独活、杜仲、连翘等上百种中药,有獐、麂、野猪、野羊、獾、松鼠等几十种珍稀动物。走在公路上,偶尔可以看见一掠而过的雉鸡、惊恐跑过的野兔。
  金坪的文化底蕴也是不容小觑的。屹立千万年的巍峨大山虽然不说话,但它沐过春秋的风,筚过汉唐的雨,承载过明清的铁骑,见证过红军劲旅。
  据史料记载,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这里就是秦楚兵戎相见的战场;待到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更是几进几出,最后的反清队伍“夔东十三家”也在这片森林里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金坪老一辈人最为熟知的,是1932年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从白果乡的苏家坡趟过马渡河来到金坪,在袁都坪、鲁家坪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接待。这支红军队伍后来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中坚力量。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当我了解这些历史,金坪的形象在我心中又瞬间高大、厚重起来。这就是金坪的文化资源,是金坪人的文化自信!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