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视点总第2885期 >2023-03-01编印

以下庄为“桥”
——把重庆乡村振兴“规划图”带上全国两会
刊发日期:2023-03-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下庄孩子在新学校的教室里做手工。
  记者 卢先庆 摄

下庄孩子在新学校的教室里做手工。   记者 卢先庆 摄

  

下庄村的村民及孩子们在村图书室看书。记者 王忠虎 摄
  在参加完这场会议后,毛相林就要去北京了,参加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
  今年,毛相林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想到时隔两年将再次见到总书记,毛相林十分激动,“两年来,我牢牢记着总书记‘加油干’的嘱托,一点儿也没有松懈。”
  他想告诉总书记,村里的传统产业脐橙扩大了种植面积,今年卖了100万元,村民的腰包更鼓了。
  他想告诉总书记,曾经的“天坑村”下庄,如今兴起了旅游热。尤其是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于去年5月6日挂牌成立后,红色旅游的预约接待已经排到了今年6月。“我们的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三色’产业,如今升级成了‘四色’经济。”
  他还想告诉总书记,10多天前,下庄天路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庄的旅游公路很快就要全线贯通,将融入巫山小三峡、湖北大九湖、神农架的旅游环线。我们还准备在河上搞漂流,开发探洞项目,今后下庄的耍事会更多。”
  从生存之路到脱贫之路,从发展之路到振兴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奋进下庄就是奋进重庆的缩影。
  “我们希望你能把重庆的乡村振兴工作也带到北京,带到全国两会上。”听到毛相林的打算后,刘贵忠对他说。
  “没问题!”毛相林斩钉截铁地答道。
  “我们将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升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他告诉毛相林,力争到2027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5%以上,脱贫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收入在5万元以上。
  “那我们要更进一步,去年下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2万元,村集体收入有14万元了,今年我们要甩开膀子,迈出更大步伐!”毛相林豪情满怀,眼神又一次流露出敢向绝壁要天路的干劲。
(本版文稿转摘于2023年2月26日《重庆日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