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860期 >2022-12-23编印

巫山:
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刊发日期:2022-12-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鲁作炳 实习生 何善春) 近年来,巫山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注重坚持对湿地依法保护、系统治理、精准修复,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公园主体部分为大宁河干流河道,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 总面积1464.7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020.59公顷。
  近年来,巫山始终将湿地保护,作为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全面拆除了大昌湖湖岸非法建筑,清退工矿企业8家,关闭两家造船厂,拆除拦网养鱼设备,取缔渔船45艘,并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完成周边居民改厕63户。
  2021年以来,整合各类资金1800余万元,在大昌湖145-175m消落带区域实施中山杉示范林161亩,有效保护了消落区生物多样性,减缓水土流失,增强了湿地生态功能; 在175m以上完成生态巡护步道建设2600余米,以及观鸟长廊、管护码头、野外宣教凉亭、竹艺湿地宣教点也先后完成建设,栽植乔木448株、灌木4641.73平方、花草坪5000余平方,进一步完善了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提升了湿地公园品质,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绿意空间。
  “我们这之前没整治时是乱七八糟的,下雨走路都是黄泥巴,经过保护和修复后,现在不管是天晴下雨还是晚上,饭后都可以出来溜达一圈,湖里的鸟儿也多起来了,周末来玩的游客也多了。”大昌镇光明村村民王存银一边散步一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截至目前,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112种;鸟类种类由以前的131种增加到143种;每年飞到大昌湖越冬的雁鸭类大中型游禽和涉禽达1万余只,陆续发现了凤头、大白鹭、罗纹鸭等新纪录种类。如今,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成为三峡库区一处独特的河湖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