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847期 >2022-11-23编印

光明村: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显成效
刊发日期:2022-11-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光明村一隅。

光明村一隅。

  

  本报讯 (记者 卢先庆 鲁作炳文/图) 初冬,行走在光明村,村头巷尾鸟语花香,田畴载绿瓜果清香,一湖碧水、两岸青山犹如一个大花园,一幅幅美丽宜居乡村画卷徐徐铺开。
  光明村龙池渡口处水域,在大昌湖成湖后成为一处回水沱,大量垃圾曾在此汇聚。
  “湖面的垃圾有一两米厚,人踩在上面都不得沉下去。”这是留在村民脑海中的记忆。以前,这里堆积的垃圾滋生了大量蚊蝇,臭气熏天。与此同时,三峡水库丰水期和枯水期交替,在大昌湖湖岸形成了高差30米的消落带,枯水期,周边村民在消落带上种菜、养猪和鸡鸭;丰水期,菜地残留物、畜禽粪便就被带入水中。
  水质越来越差,生态环境越来越坏。如何才能在修复大昌湖生态环境、提升水质的同时,推动光明村等村子的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光明村积极探索“湿地+”模式和消落带治理,依托湿地生态半岛的建设,启动了光明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项目以湿地保护和修复为主,恢复项目区植被,保持大昌湖主体现有的良好水质,改善局部区域水质。在175米水位线以下实验种植中山杉,形成环湖“彩叶”林带,在消落带间种植香蒲、花颜芦竹、灯芯草、芦苇等沉水植物,丰富库岸植物种类,形成良性的鸟类栖息环境。同时,以此为契机,着力实施村落的生态化改造及传统乡村要素的恢复与重建,同步发展柑橘等生态产业,打造山地共生型农业复合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经过一年多生态治理和修复,光明村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如今的光明村三面环水,是143种鸟类戏水游弋的乐园。已完成植被护岸4.8万平方米、崖加固1.1万立方米,湿地植物园2公顷、森林植被封育21.9万平方米、鸟类栖息地营造5公顷、人工鸟巢80个等,一个集生态涵养、湿地科普宣教、湿地文化弘扬的湿地展示区初具雏形。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采摘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通过“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生态果园280亩,私家菜园地、光明食堂、儿童沙滩游乐场、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业态正在建设之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来了就不想走的世外桃源已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