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830期 >2022-10-14编印

诗圣少年游·杜甫和他的“间隔年”
(之五)
刊发日期:2022-10-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聂作平
  镜湖就是众多湖泊中的一个。
  镜湖又名鉴湖———绍兴人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即源自她家乡的这汪湖。镜湖之滨,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古庙,叫马太守庙。马太守是谁呢?他就是镜湖的始作俑者,东汉和帝时期的会稽太守马臻。
  马臻是陕西茂陵人———与杜甫的远祖杜周是老乡。他任太守期间,将山阴和会稽两县的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流经其间的小河开凿联通,扩展为一个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大湖。竣工后,《元和郡县志》称它“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 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田中水入海……堤塘周回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顷”,从此山阴、会稽两县无凶年。
  这么一个造福万代的民生工程,带给马臻的却是灾难———由于镜湖淹没了当地不少地主大户的农田,他遭到诬陷,而昏庸的朝廷竟将他处死。
  马臻惨死后,会稽百姓想方设法将他的遗骸运回,安葬于湖滨———马太守庙附近,便是保存至今的马臻墓。宋仁宗时,朝廷追封他为利济王。是故,马臻墓碑上的文字是:敕封利济王东汉会稽太守马公之墓。
  马太守庙建于开元年间———很大可能,杜甫游江南时,这座庙刚好落成。
  杜甫到越州,镜湖是必然要游的,而喜欢凭吊追怀的杜甫,也应该造访过马臻墓和太守庙。另外,杜甫看到的镜湖远比我看到的更为辽阔浩淼———北宋以后,由于筑湖垦田,镜湖大大缩水。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的好友宋之问,在杜甫游镜湖前20多年贬越州长史。他曾在一个早春泛舟镜湖并留有诗作。对这位前辈的作品,杜甫是熟悉的。那么,游湖之时,他或许会想起这位人品不那么高洁的前辈的诗句: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同烂漫,暄柳日逶迤。
  司马迁在《史记》里描写江南生活时用了一个词:饭稻羹鱼。意思是以稻米做饭,以鱼做菜。
  在越中,来自北方的杜甫品尝到了南方水乡的河鲜,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年后,当他在长安与郑虔同游一个何姓将军的山林,并在何将军府上吃饭时,席间恰好有在他早年留下了美好记忆的河鲜。“鲜鲫银丝烩,香芹碧涧羹”,也就是把鲜活的鲫鱼切成银丝,浇上芹菜熬成的汁水。味蕾的记忆如此牢固,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越中,“翻疑舵楼底,晚饭越中行”———我怀疑这不是在长安的舵楼下吃饭,而是像在越中用晚餐。
  根据杜甫晚年追忆,少时,他开始与当时的文坛名士魏启心、崔尚等人交往,这些人不因其年幼而轻看他,反而极力赞扬他,称他的才华足以和班固、扬雄相提并论———“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当杜甫的才华小荷初露时,比他年长11岁的李白正在漫游。或者说,李白在漫游中,来到了一个此后多次赞不绝口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剡中。
  一生中,李白四入浙江,三进剡中,除了留下一大批歌咏剡中的诗作外,以后,即使他已离开剡中,但只要遇到奇山异水,总会下意识地以剡中做比喻。晚年,他甚至想终老剡中。可见其对剡中的喜爱。
  李白初游剡中五六年后,杜甫也来到了剡中。
  春秋时,剡中属越国。 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剡县,管辖今天的嵊州市和邻近的新昌县,属会稽郡。剡县建县后,除了新莽时短期改名尽忠县外,一直到宋朝,都称剡县。
  北宋的一场战乱,让剡县改了名字。这种改名原因,数遍中国历史,也是不多见的。原来,北宋宣和年间,方腊在青溪起义,受其影响,剡县人裘日新也起兵响应。后来,起义遭到镇压。参与镇压的越州统帅刘述古认为,剡县动荡不安与“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有关,于是奏请朝廷,宣和三年(1121年),剡县改名嵊县。嵊县的得名,缘于县境东部一列青幽的山峰:嵊山。
  嵊县存续了874年,一直到1995年,嵊县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属浙江省绍兴市。嵊县的名字来自青山,剡县的名字则来自绿水。
  嵊州城区地处盆地边缘,城中四望,都能望见起伏的山峦。市区内,两条源自山间的小河交汇后,始称剡溪。一条是南来的澄潭江,一条是西来的长乐江。澄潭江因江底坡度大,水流湍急,又称雄江;长乐江因江底较平,水流缓慢,又称雌江。
  每年夏天,洪水来时,雄雌两江汇合后,中间会夹有一条细长的银色带状水流,两江泾渭分明:雄江浑浊,雌江清澈,直到远处才融成一色。
  发源于山地又流经山区的剡溪,在嵊州境内有30多公里。流入邻近的上虞后,称曹娥江,是为钱塘江最大支流。30多公里的剡溪,江流迂回曲折,夹岸青山,形成了剡溪九曲胜景。
  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曹娥江乃是唐诗之路。所谓唐诗之路,就是一条从钱塘江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沿浙东运河到曹娥江,然后南折剡溪,经天姥山抵天台山的唐代诗人漫游热线。
  作为唐诗之路的精华部分,剡溪只是一条山间小河,它的长度仅为长江的百分之三。但是,唐代竟有包括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在内的400多位诗人到此游历,写下了上千首作品。其中,直接有剡字的就有168首之多。剡县、剡溪、剡中、剡江、剡山这些词语时常出现,而出产于此的剡藤纸、剡茗等特产和发生在这里的一系列典故,也在诗中屡见不鲜。
  可惜,由于时代久远,杜甫为剡中所写的诗歌没有任何一首完整地留下来,我们仅仅知道的是,在追忆性的自传作品里,他给剡中写下了两句诗,十个字: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白居易说,“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游历了剡中之后,杜甫继续南行,来到了与嵊州相邻的浙江新昌,不过,在杜甫时代,新昌尚属剡县辖地,他只不过从县城来到了山区。
  他前往的那座山,因李白一首诗闻名遐迩。
  46岁那年,客居山东瑕丘的李白在与杜甫分手后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一座南方的山。李白对这座山的了解,有三种可能,一是他早年时曾游历剡中,而此山就在剡县;二是贺知章是会稽人,在长安时与李白交厚,两个著名的酒客可能在酒桌上聊起过各自的故乡;三是杜甫向李白提及过这座山。
  总之,无论哪种可能最接近真相,李白梦见了这座山,并为这座山写了一首长诗。
  这座山就是天姥山,这首诗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山是浙东主要山脉天台山的一部分,地方志称它:“苍然天表,千姿万壮,为一邑主山。”在李白梦中,它更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圣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但杜甫只留下了五个字:“归帆拂天姥。”
  也就是说,天姥山是他此次少年游的最后一个点。
  游完天姥山,他就踏上了归途。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杜甫的自述表明,他的归程从天姥山开始,他回到老家洛阳,是为了参加考试。
  发轫于隋、成熟于唐的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使出身寒微的底层子弟,也有了通过读书考试进而跻身官场并改换门庭的可能。在唐代,诸科考试中最为世人所重的是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制,有资格参加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
  其一称为生徒。即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州学、县学上学的在校生。他们只要在学校考试合格,就可以直接参加由尚书省下属的礼部主持的考试———称为省试。
  其二称为乡贡。即不在各类学校上学的其他读书人。他们要参加科考,必须向所在州、县报考,并经过州、县的逐级考试,合格后,由地方官举行乡饮酒礼为之饯行,再送往京城参加省试。
  据徐松《登科记考》统计,有唐289年间,贡举进士266次,及第进士6442人,而整个唐代参加过进士科考试的人数约50万,平均每年及第人数不过二十三四个,这与唐诗所说的“桂树只生三十枝”,“三十人中最少年”,即每年录取人数不超过30名是吻合的。
  以往的一些学者大抵把杜甫此次考试的地点定为首都长安,实则不然。据《新唐书》载,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玄宗“正月己巳,如东都”,一直到两年多后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月才返回长安。
  洛阳本是唐朝陪都,唐朝皇帝经常率文武百官长驻洛阳。杜甫参加科考的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皇帝恰好东巡,是故,省试是在洛阳进行的。
  参加省试前,杜甫还得参加县和州的选拔,而省试时间一般在暮春时节的农历三月。也就是说,如果杜甫等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才从吴越回洛,他就来不及参加当年的省试了。因此,他应该是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回洛的。这一年,他先通过了县和州的预选,于是才有了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春天的省试。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