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823期 >2022-09-23编印

庙宇:
万亩稻谷开镰收割
刊发日期:2022-09-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水稻开镰。 记者 王忠虎 摄

水稻开镰。 记者 王忠虎 摄

  

  本报讯 (记者 鲁作炳 刘腾飞解欣月) 金秋时节,在渝鄂交界的庙宇镇,万余亩稻谷进入成熟收割期,田野里一片金黄,散发着阵阵稻香,稻农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 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9月16日,庙宇镇的乡亲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镰收割,稻农们忙着将金黄的稻谷装袋,确保颗粒归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脸上。群山、村庄、稻田与游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金秋田园画卷。
  “今年收成还可以,我种了2亩水稻,能收2400斤,可以卖1万元左右。”长梁村村民余国林说。
  庙宇镇古有“贡米之乡”、今有“巫山粮仓”的美誉,水稻种植历史久远。 近年来,庙宇镇利用高山盆地有利条件打造现代农业,通过十余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了稻油轮作(既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水稻水产(即稻鳅虾鳖蟹种养共生)、水稻水禽(即稻鸭共栖)三种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造就了“觅食动物除虫草、排泄有机施稻肥”的共生环境,现已推广生态种养面积5000亩以上,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巫山县天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尚前指着一大片水田介绍,眼前这片800亩的稻田原来采取常规种植产值大概是230万元左右,现在采取稻鸭共栖生态种养模式,总产值可达到450万元左右,基本上可翻一番。
  庙宇镇不仅是巫山的粮仓,还是重庆市粮油重点乡镇。近年来,该镇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着眼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和特色种养殖业,走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