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总第2822期 >2022-09-21编印

巫山中学:
把教室搬进田间地头
刊发日期:2022-09-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农技老师正在教同学们割水稻。

农技老师正在教同学们割水稻。

  

  本报讯 (记者 曾露 通讯员 付单 文/图)金秋时节,一派丰收景象。近日,巫山中学把“行走的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带领部分同学们来到庙宇镇开展水稻收割体验活动。
  在农技人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路欢声笑语朝稻田走去。农技人员先向大家介绍了水稻收割的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割稻子时,手要握住稻秆2/3处,太上了不容易使劲,太下了可能会割到手。”在现场,老师们现场教学,把动作要领拆分讲解,学生们迫不及待拿起镰刀进行接力割水稻。不一会儿,有的同学就抱着丰收果实走出稻田。虽然他们的胳膊上被稻芒划出几条红肿印,但学生们劳动体验的兴致却有增无减。
  收割后的稻子,要端上餐桌,还要进行脱粒、筛杂、碾米。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传统的打谷机,体验稻子脱粒的神奇过程。用大簸箕筛稻,体验谷风车,研究碾米机的运作,看白花花的大米是如何打出来的,全方位地了解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
  在此次庙宇之行中,地理老师、生物老师从不同的学科特点讲授水稻种植;历史老师、思政老师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讲授我国农业发展史、农耕文明。以“大思政”为灵魂,学生在劳动体验、知识领悟的基础上,准确融入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立德有效。庙宇之行,粮食安全观牢牢的镌入每个孩子的心中。
  据了解,今年9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巫山中学积极探索,坚持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充分利用县域学校“近在咫尺”的乡村资源,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已逐渐形成了“福田茶香”“曲尺花果”“庙宇粮仓”“笃坪草药”四项劳动实践选修课。以“学科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悟道”,让教材上的知识更加立体呈现,可触、可感、可看,实现学科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