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总第2820期 >2022-09-16编印

巫山: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蝶变”
刊发日期:2022-09-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第一版)梦幻泡泡星空屋,自然恬淡的田园风,一览无余的开阔视野,变幻莫测的巫山云雨,尽收眼底;在这里看日出、夕阳和星空,随手一拍就能靓爆朋友圈。在春泉村2社(小地名核桃坪),已寻不到过去破旧杂乱的踪影,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春泉?云端巫舍民宿露营基地,成为不少自驾游客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乡村旅游项目的引入,让春泉村由“丑小鸭”蜕变成为了蓄势待飞的“白天鹅”。
  春泉,只是我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这十年,巫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有效解决,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还收获了金山银山。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县大力发展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等特色产业,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粮油种植面积达到83万亩, 蔬菜种植面积16.6万亩,初步建成江南粮油安全示范片;全县“1+3+2”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总量约90万亩,生态畜牧养殖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在基础设施方面,累计投入80余亿元,改善农村地区基础条件,11.4万户农房纳入全国统一“体检”系统,道路通村通畅、农村供水管网入户、动力电和光纤通讯覆盖率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全县14.5万户农户房屋进行鉴定,对实际居住且是唯一住房的C、D级危房全部改造,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在医疗方面,贫困户医疗保险和精准脱贫保实现全覆盖,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全面实施医疗“五重保障”“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 结算。 累计实施医疗救助163572人次5.82亿元,患者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县域内就诊率98.69%
  在教育方面,我县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校点,落实义务教育“免补”政策、营养改善计划和教育资助政策,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或辍学。累计资助51.74万人次4.6亿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4.51万人次3.48亿元。
  在转移就业方面,坚持就业技能培训应培尽培,每年稳定劳务输出18万人,打造“巫山建工”“巫山红叶姐”等劳务品牌,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7000余个,就近安排贫困户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在保障兜底方面,我县坚持动态管理,将特困人员纳入低保兜底,让残疾、孤儿、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得到有效保障。对受灾、突发重大疾病的群众及时纳入救助保障,全面预防新生贫困和因灾因病返贫发生。
  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县精准识别脱贫监测户、边缘户710户2095人,所有行政村配齐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12866名党员干部尽锐出战,精准帮扶2.46余万户贫困户,实现贫困对象户户有干部、人人有帮扶。
  这十年,我县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严克美”,“全国先进工作者”刘红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时间,是蓝图的见证者。期间,我县脱贫攻坚交出了满意答卷。全县累计完成120个贫困村、2.4万户8.9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8月,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高质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935元增长到2019年的11229元, 年均增速10.6%,实现了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如今的农村,硬化路通户了,自来水到家了,房子都安全了,再也不为上学、就医犯愁了。漫山遍野种上了“摇钱树”,田间地头长出了“金果果”,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正在巫峡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