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818期 >2022-09-09编印

诗圣少年游:
杜甫和他的“间隔年”(一)
刊发日期:2022-09-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聂作平
  当代,欧美青年在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常会耗费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做一次长途旅行,称为间隔年,英文叫Gap Year。
  中国古人也有自己的间隔年———凡是家庭条件允许的官宦或富商人家子弟,在他们入仕、就业之前,也会有一次或多次长途旅行,尤以汉唐为盛。
  比如司马迁,就有过他的间隔年———那是一次上万里的旅行,用太史公的话说,他“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和司马迁一样,诗圣杜甫的间隔年也行程万里。30岁之前,杜甫曾有三次漫游。一次较长,一次很长,一次更长———较长那次几个月,很长那次四年,更长那次超过五年———累计起来,杜甫的间隔年长达十年。
  哪怕是在以船只、马匹、驴子甚至双脚作为交通工具的唐代,十年时间,也足以行遍海内。
  杜甫作品散佚甚多。韩愈称为“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有关专家估计,杜甫一生诗作可能有3000多首,但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只有1400多首。其中,他早年作品又散佚得特别严重。30岁以前所作,现存不到40首。
  由于诗作散佚,我们没法更为具体地重现他的三次漫游———甚至,有的学者因找不到相应诗作,进而认为他的三次漫游并不存在。
  好在,杜甫晚年的一些唱和之作和回忆之作里,有不少涉及了早年的漫游历程。这样,我们就能够确定:诗圣年轻时候,的确走过千山万水,的确把足迹印遍大江南北。
  漫游者的黄金时代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义,至今,杜家窑洞还有迹可寻。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多数时间居于巩义附近的东都洛阳。今天的洛阳是一座普通地级市,如果说它有什么区别于全中国的另外几百座地级市的话,那就是它拥有极为悠久、灿烂的历史,以及难以计数的历史遗迹遗存。
  考察洛阳发展史,这座城市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在隋唐时代。那时,洛阳是天下仅次于首都的重要城市。甚至可以说,在不少方面,首都长安的重要性还不如洛阳。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北得名,在广大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未得到开发时,洛阳是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就像周成王下令营建洛邑时说的那样:“此天下之中, 四方入贡, 道里均焉。”
  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它就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唐朝。比如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大运河。
  从开皇四年(584年)开广通渠起,隋朝以举国之力,毕20年之功,建成了大运河。这条我们星球上最长的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悉数沟通,将长安、洛阳、幽州、汴州、宋州、楚州、扬州、杭州等重要城市联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跨越东西、纵贯南北的水路交通网。
  而洛阳,就居于水路交通网中心。
  与水路交通相比,相对更辛苦,但更能通达四面八方的是陆路交通。如果说隋唐的水路交通体系以洛阳为中心的话,那么陆路交通体系则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
  《唐书·地理志》和柳宗元的《馆驿使壁记》等文献表明,唐朝陆路交通中,有七条以长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重要干线。这七条干线虽然都以长安为起点,但多条必经洛阳。
  因此,洛阳其实是唐朝水陆交通的总枢纽。为了管理干线道路和水路,唐政府每隔30里即设一个驿站。盛唐时,全国有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有两万多。
  驿站———不论水驿还是陆驿,只为来往官员或其他公务人员服务,兼具有政府招待所和邮政功能。至于非公务人员,他们在旅途中,则有完善的逆旅提供服务。
  逆者,迎也;逆旅,就是迎接来往客人。这些由私人开设的逆旅,相当于现代的旅馆、饭店,一般都落址于驿路沿线村镇,为来往旅人提供住宿、饮食,有的还可雇佣车辆、马骡或船只。
  盛唐时,逆旅如同驿站一样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比驿站数量还要多。杜佑记载:“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不仅沿途食宿方便,社会治安也非常好,不用担心人身安全。
  在一些人烟稀少或道路险阻的地方,出于成本考虑,没人愿意开设逆旅,而政府的驿站又不对社会开放。这时候,由慈善组织或个人兴建的义堂和义井,就免费为来往旅人提供自助服务———有房间可供休息,有水井提供水源,有柴火和炉灶做饭。
  完善的水陆交通体系以及在路上的安全感和人性化服务,使得盛唐成为漫游者的黄金时代。不仅杜甫,更包括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王之涣等唐诗天幕中的巨星,他们都有过属于自己的豪气干云的万里之行。
  杜甫间隔年的少年游,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徐徐展开,并成为他一生恒久而幸福的回忆。
  59岁,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携家带口,打算北归中原,却又无法像几年前想象过的那样“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为造化小儿所苦,他漂泊湖湘,衣食俱成问题。这年春天,他从潭州(今长沙)溯湘江前往衡州(今衡阳),打算投奔一位老友。
  然而,令杜甫极为沮丧的是,到了衡州,才知道老友已调往潭州———他们的船只,在湘江的某片水域擦肩而过。不久,更加不幸的消息传来:杜甫想要依靠的老友,竟然在潭州去世了。
  这位老友,便是杜甫一生交游中,时间最早的韦之晋。
  与韦之晋相识时,杜甫只有19岁。那年,杜甫从河南前往山西。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离开老家河南,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远游。
  怀念韦之晋的诗里,杜甫称他们订交的地方,也即他第一次漫游的目的地为郇瑕。郇瑕,是郇和瑕氏两地合称,后来泛指山西临猗一带的晋国故地。
  有意思的是, 郇瑕是合称, 临猗也是合称———今天的山西临猗县,由曾经的临晋和猗氏二县合并而成,两县各取一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地图上有了临猗。
  临猗县城设在猗氏镇。猗氏历代人物中,猗顿是最传奇的一个。猗顿本是鲁国人,家贫无依,听说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灭吴后弃官经商竟成巨富,便去向他请教发财之道。
  猗顿听了范蠡的劝告,来到今天的临猗一带———当时,这里有一片水草丰茂的洼地,附近又有解池的盐,是畜牧的上佳之选。果然,猗顿很快发达起来,极盛时,其产业“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皆其所有”。猗顿因在猗氏发达,便以猗氏为号,真姓反而湮没不闻了。
  我看到的临猗县城,和寻常北方县城没有多大区别:除了几条主街显得宽阔外,其余街巷大多逼窄。大街两旁的绿化带,种着雪松和修剪整齐的灌木。城中心的十字街头,即便正午,也见不到几个行人。
  临猗属运城市。历史上,运城因位于黄河以东而称河东。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持续了数千年的池盐产业,使得运城盛极一时。尧、舜均把都城建在这里———上古时的都城,估计规模不会大于今天一座镇子。
  杜甫的唐代,朝廷在河东设有相当于省级机构的河东道,管辖今山西全境和河北西北部。河东道下设有蒲州府。河东道和蒲州府的治所,均在临猗西南的县级市永济———如今,永济也属运城。
  19岁出门远行,杜甫是从哪里出发的呢?答案是:要么巩义,要么洛阳。不论巩义还是洛阳,均在黄河以南,杜甫都要渡过黄河。
  自青藏高原而下的黄河,挟雷霆万钧之势滚滚东流,如同一柄神出鬼没的利刃,将中原大地一剖为二。唐代,黄河干流上,设有不少津渡。这些津渡,大者用船和木头搭成浮桥,小者用船只摆渡。
  巩义西北,洛河汇入黄河的地方,古称洛口。为了利用水利之便,隋朝时在洛口修建了一座国家粮食储备中心:洛口仓。洛口仓附近有一个渡口,叫五社渡,又名五津渡。如果从巩义南瑶湾村出发,杜甫就从这里渡河。
  倘若杜甫从洛阳出发,则洛阳北面有一个远比五社渡更知名也更重要的渡口,即河阳津。五社渡大概率没有浮桥,只有吱吱呀呀来回的摆渡船,河阳津却有宽阔且快捷的浮桥沟通两岸。《开元水式部》记载,为了维护这座号称巨梁的津渡,政府在这里安排了一支多达250人的水手队伍。
  此外,杜甫还可先从洛阳经陆路至陕州,再从陕州北部的大阳津渡河,之后北行。但北行需要翻山越岭,山路险要,鲜有行者。是故,从大阳津过河后,他更可能沿着河岸自东向西至永济后再北上。
  总之,无论杜甫是从五社渡还是河阳津,抑或大阳津渡河,过河后他都得从黄河北岸的古道上西行再折向北行,经永济抵临猗。
  不过,经过比对,我认为,杜甫可能走的是另一条线路。无论他从巩义还是从洛阳出发,都陆路向西。唐代,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曾是武周首都。即便不是武周时代,每逢关中灾荒之年,皇帝多半会带着文武百官前往洛阳,称为就食。洛阳也因之成为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官道,属于唐朝首屈一指的大路驿的一部分———比杜甫更晚的唐德宗时期,明令“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
  杜甫经大路驿西行至潼关。潼关一带,南边是高峻连绵的秦岭支脉华山,北面是如同屏障一样的中条山。华山与中条山对峙的夹缝里,黄河见缝插针,疾速东下。潼关,就位于黄河南岸的黄土塬上。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