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812期 >2022-08-26编印

巫山:
想尽办法 让群众有水吃
刊发日期:2022-08-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第一版)在犀牛村,镇人武部长杨洁和宣传委员李薇正在核对云雾村应急送水重点人员名单。
  “犀牛村送完后,就要给他们送水去……”云雾村是一个偏僻小村。8月初,杨洁和郑中原进村查看灾情时,发现四、五社的村民饮水特别困难,尤其该村还有14户脱贫户、特困户、低保户,急需送水上门。他们立即安排镇里的消防车,从20公里外取水,每天送水10吨以上。同时,杨洁还自告奋勇,亲自担当起为困难群众送水的任务。
  “现在干部随时关心我们,真的很感谢。”村民们纷纷表示,“只要干部在,什么困难也不怕。”
  娃娃锁在家里
  8月22日,临近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
  在福田镇跑马村一社的一间房屋里,一位7、8岁的小男孩正哄着弟弟,“弟弟莫哭, 妈妈马上就回来了……”
  此刻,他们的妈妈、跑马村党支部书记伍仲桂正与送水车一起,在3社、4社为村民送水。
  今年6月底,跑马村原支书辞职了。村里的工作谁领头?
  “我来。”28岁的村综治专干伍仲桂站了出来。从7月1日担任代理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还没来得及熟悉工作,就遇上了旱灾。
  “全村有285户800多人出现饮水困难,怎么办?”“找水。”伍仲桂手一挥,就带着6名村干部、4名老党员7次到山林里寻找水源。
  “水源都干了,怎么办?”伍仲桂攥紧了拳头,重重地一举,“那就送水!”于是,从7月21日开始,跑马村的村道上,一辆辆送水车川流不息地行驶着。
  村民们有水吃了,但伍仲桂心中的苦又有谁知道?她的公公婆婆都在福建务工,丈夫是一名教师,早早地到学校做开学准备工作了,仅她一人在家带着二个小孩。这些天来,她一心扑在抗旱救灾工作上,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
  “家里买了几箱方便面,饿了就让他们换着口味吃。”伍仲桂说。说者随意,听者动容。在群众与家庭、小爱与大爱面前,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与伍仲桂一样,老党员、老支书邓昌禹将90多岁的老母亲放到镇卫生院后,就没再去看望一次,以至于他母亲经常问护士:“昌禹哪里去了……”
  带人找水、协调用水、用车送水……她不知道,一个月来,她的儿子邓昌禹一直在村里忙个不停。
  “送水”夫妻岗
  “水来了,水来了!”
  “昨天你们送的水还没吃完,今天怎么又送啊?”
  “怕你不够用,我们多送几次来。”
  龙溪镇马岭村困难群众卢志东闻声还没出门,就看见李苏桂、陈禄静夫妇提着水进来了。
  李苏桂是市人大代表,也是马岭村党支部副书记。近年来,她与丈夫陈禄静在家发展种植了100多亩脆李,建起了脆李园。为提高果园经济效益,他们自费建起了抗旱池、蓄水池。
  8月以来,旱情逐渐严重,饮水困难的村民越来越多。李苏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商量丈夫,“我们有水池,有农用车,每天为村民送水吧。”
  “水源小了,水池的水也不够,给村民送水了,自己怎么办?果园怎么办?”听到丈夫的疑虑,李苏桂说,“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是党员,也是人大代表,你也是党员。群众没水吃,难道我们就不管吗?”
  随即,李苏桂拿出700多元,让丈夫将农用车改装成送水车,每天定时为村里56户困难群众送水上门。
  然而,正进入盛产期的果园,由于缺水灌溉,已有几十颗果树被干死。
  “明年大概要减产30%左右。”李苏桂说,看到村民有水吃,自己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此外,在龙溪镇的抗旱救灾一线,处处都有普通党员、镇村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的身影。其中,有县人大代表、企业家周国松,不仅安排企业车辆为村民送水,还购买了1000件桶装水送给困难群众。有龙坦村驻村工作队,穿山越岭为群众找水,并帮助协调帮扶部门筹集资金,购买引水管道;有龙溪村村支两委,连夜为村民架设3000米管道,解决1000多村民的饮水问题。
  ……
  一个个党员的身影在抗旱中闪现,一面面鲜艳的党旗在一线飘扬。在旱情面前,全县党员干部始终与群众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雄壮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