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809期 >2022-08-19编印

长风万里:李白的人生地理
(十一)
刊发日期:2022-08-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聂作平
  南方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北方黑云压城,李白决定逃往南方,温暖明媚的南方。
  老年的李白带着一身疲惫与忧伤来了。我猜测,进入老年后的李白心中的冲动一如年轻时代,年轻时他常为到底该选择儒家还是道家而矛盾,到了晚年,现实的无情与酒后的壮烈则成为另一对矛盾。它们纠结于胸,是一些用最烈的酒也无法稀释的块垒。
  扬州,这座早年时曾在此散尽千金,留下诸多美好回忆的城市,此刻重又走进那熟悉的长街短巷,已经年过五旬的李白岂能没有一些若隐若现的感伤吗?人类都是感性的动物,而诗人犹胜于常人,感伤简直就是他们的职业病。昔年来扬州,李白风华正茂;今日再临扬州,李白垂垂老矣。昔年来扬州,远大理想像扬州城外浩荡的春风吹拂得人骨头酥麻;今日再临扬州,一切荣华富贵的梦基本全部破碎,如同草间的露珠,日头一照,无影无踪了。昔年来扬州,富家子弟李白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不到一年的江南之行,竟然花费三十万金;今日再临扬州,贫病无告的李白常常为酒钱发愁……这就是李白的扬州,也是李白的人生。星河斗转,世事炎凉,纵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又怎能涤尽满腔忧愁与不合时宜?
  两千多年前先民的一首歌谣也曾有过这种昨是而今非的感伤,这种感伤非李白独有,也非中国人独有,它如影随形于人类———只要人类不灭,感伤就是永恒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幸好,烟花扬州给予李白的,也并非完全是愁苦和感伤,正如一个钱币从空中掷出,不会每次都是背面一样。在扬州,一个叫魏万的年轻人找上门来。魏万又名魏颢,曾经隐居于王屋山下,《全唐诗》收录了他硕果仅存的一首作品《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这是一首长诗,诗中有“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之类的句子,它表明魏万乃是李白的读者、崇拜者和追随者,用网络语言说,是超级粉丝。这位超级粉丝追星追得前无古人:为了一睹李白风采,他从河南一路追到山东,再追到江南,终于在扬州找到了李白。
  李白对这位年轻的追随者表现得空前友好———与其说是李白奖掖后进,不如说他寂寞的晚年也需要一些荣誉乃至虚荣作为点缀。更何况,在与魏万交往之后,他发现这个年轻人也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人。老年人容易在年轻人身上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从而心生怜惜。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李白不仅认为魏万“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还把自己的诗文交给魏万,嘱托由他来编定,这就是李白在世时第一部诗集的由来。两人从扬州一路饮酒,直到金陵分手。分手时,李白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首长诗送给魏万。只是,魏万后来没有以诗而“著大名于天下”,而是以李白最忠实且最早的超级粉丝而为人所知。
  安徽南部的泾县一带沟谷幽深,青山绿水中藏着一个个古意盎然的村镇:连绵的山峰带着青翠从天边驰过,清澈的小溪自山中叮咚游来,又叮咚游走,池塘里,几只白鹅在戏水,高大的院墙起起伏伏,古老的门厅里坐着安详的老人……这就是皖南民居构成的村镇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那是一个仿佛被时光遗忘,从而停滞不前的世界。走进爬满植物藤蔓的长长小巷,让人极其疑心,前面就会走出一个峨冠博带的古人,向我们微笑、打拱,带我们梦回唐朝。
  距泾县县城30公里的陈村就是其中一处,或者说是一个代表也行。这座古名南阳的镇子,保存有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其中明清建筑就多达七百余处。
  陈村的光荣足以为它赢得名声和目光,但与它境内的另一个地方相比,诗书传家的陈村也稍逊风骚。那就是桃花潭。
  全国以桃花命名的小地方,诸如桃花源、桃花山、桃花泉、桃花溪、桃花潭……实在不可计数,但要从中选一个最深入人心的,我以为非泾县桃花潭莫属。
  这是一个小学生们都熟知的地方。翻开小学语文课本,我们会找到那首题为《赠汪伦》的李白诗作,它是如此简单而又饱含深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地方史料说,汪伦是泾县的一个财主,也是饱读诗书的名士。和魏万对李白的敬仰一样,汪伦也想结识李白。为此,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看来汪伦对李白的性情摸得十分清楚,天底下大概再也没有比他更爱出游、更爱喝酒的人了,其他一概不谈,只以美景和美酒来诱惑他就足够。
  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果然吸引了李白,他乘兴前往泾县。等到和汪伦见了面,汪伦告诉他,“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这种情形有点形同欺骗,只是骗得很风雅。李白很配合地没有恼怒,他已经从汪伦的“欺骗”中读出了人世间难得的一种境界,那种境界也是他毕生一以贯之的,就是真性情。
  是的,李白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一个真性情的诗人和男人。率真洒脱,挥洒自如,在大唐那个充满阳刚与自信的时代,李白是一个代表———他代表了一种人格,一种人生和命运的进行时。
  青弋江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全长不到300公里,发源于黄山北麓,一路北流,在芜湖注入长江。青弋江流经的几个县市,泾县即其一。桃花潭,就在泾县境内。
  泾县县城西南40公里的青弋江江段,水面平静,江水幽深,就是人们所说的桃花潭。也就是说,桃花潭并不是孤立的深潭,而是青弋江的一段。
  桃花潭一带,多为低山和丘陵。行走潭边,远处是青黛的山峦,时常有浓重的烟岚像白色的薄纱一样缠在山腰。近处是一年四季碧翠的树林,江阔云低,静水深流。
  桃花潭边的万村,几条古旧的老街,保存完整的民居历经沧桑,却依然是旧时模样。村子里,书院、会馆、宗祠一应俱全。最妙的是,汪伦曾向李白夸口的万家酒馆也被复制出来———它选址在一座老房子里,粉壁斑驳,马头墙缝里挤出不少青草,在风中轻摇。
  位于万村西面的青弋江滨,传说就是当年李白乘舟远去时汪伦踏歌相送的地方。为了给这一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留一个纪念实体,明朝时,修建了踏歌岸阁。阁楼几经兴废,至今犹在。登阁远眺,桃花潭在村庄和山峦的护送下缓缓北上,继续它的征程。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