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791期 >2022-07-06编印

柑园村:
党建引领激发村集体经济“新动能”
刊发日期:2022-07-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王忠虎 陈久玲
  近年来,曲尺乡柑园村在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激发村集体经济新动能。
  盛夏时节,正是巫山脆李成熟的时候。曲尺乡柑园村作为巫山脆李的发源地,现在,也是当地果农最繁忙的时节。“这几天天气很好,我们几乎是天刚刚蒙蒙亮,就进果园采摘李子了。”柑园村一社共产党员陈文明说。
  柑园村位于巫峡和瞿塘峡之间,坐落于长江北岸,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离县城42公里,辐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878户,2750人。巫山脆李、巫山恋橙是该村的两大支柱产业。像陈文明家,就种植有巫山脆李30余亩,每年卖脆李的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最好时可卖20多万元。原来,每当脆李成熟时, 也是陈文明最操心的时候。因为,他操心脆李的销售出路。
  “现在这个村集体经济成立后,对我们老百姓有很大的好处。我种了30多亩脆李,现在有电商在这里收购,都不愁销路。村集体又把民宿办好了,让我们老百姓有分红,增加了一定的收入。”陈文明介绍。
  陈文明所说的民宿,是该村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巫山文产公司联营,将村民的房子进行改造,用以接待进村旅游的客人。截至目前, 文产公司在本村已打造民宿4家,房间15间,交由村集体运营、管理,文产公司与村集体采取利润三七分配模式,预计年经营性收入可达5万元。
  同时, 该村探索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建设了集冷链物流中心、停车场、交易市场一体的综合市场。通过租赁场地,脆李代收、代发,气调包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气调库在村集体精心策划下建造,实现脆李长期保鲜以及提升巫山脆李的品牌。气调机通过为脆李充入混合气体实现保鲜,村集体收入1元/盒的费用,并为客商提供流水线包装,可实现800盒/小时,预计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
  通过招商入驻脆李交易市场,与巫山邮政签订战略协议,邮政在农资、农技、金融等方面为村集体提供服务,村集体搭建平台,帮助邮政代收脆李;吸引果叔、重庆芭蕉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爆笑巫溪等电商入驻交易市场。通过代收代销服务,预计年经营性收入可达70万元。全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可达100万元。
  如今的柑园,累计发展脆李2800亩、柑橘1800亩、其他小水果300亩,成了产业发展示范村。2021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该村还是基层治理示范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成立了“三会”。即: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监督评议会。探索了一条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乡贤人士议事评理、红白理事宣传劝阻、村民监督委员会民主评议等作用,推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落地生效。同时,柑园又是乡风文明示范村。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搭建了“三站”平台。即:代表工作站、党员加油站、志愿服务站。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作用。成立了“柑园毛哥腰鼓队”,鼓励群众深挖非遗文化,注重农村传统好家风家训家规。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七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