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777期 >2022-06-03编印

官渡镇:
薅草锣鼓助生产 田间地头干劲足
刊发日期:2022-06-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薅草锣鼓现场。

薅草锣鼓现场。

  

  本报记者 曾露 文/图
  “早上起来雾沉沉,手拿篾刀进竹林,砍根斑竹不好使,砍根水竹划三层……”
  “伙计们,开荒薅草了,要得!……”
  5月31日,伴随着“咚咚呛呛”的锣鼓声和激情高昂的歌声,村民挥舞着锄头,干劲十足地在官渡镇杨坝村的玉米地里薅着杂草,场面十分壮观。
  薅草锣鼓打起来,田间生产干起来。玉米田里,四位薅草锣鼓表演者各显身手,唱、念、敲、打相互交织,或山歌对唱,或即兴创作,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精彩纷呈。20余位村民一字排开、齐头并进,为刚种下的玉米苗锄草。
  谁锄草的速度跟不上,打鼓匠就走到他身旁大声唱歌,使劲敲鼓,没一会儿,落下的村民就跟了上来。鼓点阵阵,锄头齐挥,一人领唱,众人跟随。整个锄草队伍始终保持着“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身前杂草丛生,身后只剩下清绿一片。
  薅草锣鼓又称“挖土歌”“山锣鼓”等,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田间劳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边打锣鼓边演唱的古老民间艺术。其音域宽广、浑厚、高亢,加上巨大的锣鼓声,震撼山谷,气势磅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地域特点。薅草锣鼓不仅能够为劳作的人消除疲劳,提神鼓劲,提高劳动效益,同时还可以驱赶森林里的野兽和田里的虫蝗,保护庄稼,也可以许下愿心,祈求丰收,风调雨顺。
  “今天搞薅草锣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把粮食种好,再就是挖掘杨坝的历史文化,通过文化振兴,实施乡村振兴。”官渡镇杨坝村党支部书记向琼表示。
  据了解,官渡镇坐落在长江南岸官渡河畔,距县城47公里,以小麦、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为主。今年该镇依托撂荒地治理,扎实推进粮食扩种扩面工作,同时借助薅草锣鼓这一传统艺术,深入田间地头,为劳作助威鼓劲,用传统技艺推动生产进度,极大地激发了官渡村民大干特干的生产激情。 目前,全镇种植小麦1800余亩、玉米16000余亩、马铃薯17000余亩,并通过整治撂荒地,将荒地变成良田,努力实现粮食作物年产值增加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