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2766期 >2022-05-09编印

绿水青山靓巫山
刊发日期:2022-05-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卢先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春回大地,春江水暖。夹岸盛开的李花,让长江两岸百里如雪。重庆市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魏嵬和他的同事,如平常一样,每天都要在长江上取水采样、检测水质……
  作为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魏嵬,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他是长期坚持在一线的“水医生”,和同事一道,16年来一直定期给巫山段长江水域及支流河水“体检”,足迹遍布全县16个监测断面、3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巫山是长江流经重庆的最后一站。作为一位巫山人,就要守护好身边的环境,让每一捧长江水回味甘甜……”这既是魏嵬的承诺,也是巫山全县人民的共同承诺。
  做活水文章
  近年来,巫山县委、县政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中,走出了一条绿色本底之路。
  于是,在长江生态保护上,出现了一群被称为“水医生”“水警察”“水护士”的巫山人。
  以魏嵬为代表的巫山“水医生”,将提升全域水质作为工作中心,扎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长江干流巫山段水质保持稳定,其中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
  “每天要出动15艘船只、30余人打捞漂浮物,每天打捞上来的漂浮物都是上百吨。”巫山县城管局分管清漂工作的叶东明告诉记者,在巫山长江干流和支流上,常年有一支被称为长江“水护士”和“美容师”的清漂队伍,他们每天都是早上7点上岗,下午5点半才收工,负责55公里长江干流和大溪河、大宁河、抱龙河等9条支流的漂浮物清理工作。
  2020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开始实施。在这一计划的指引下,巫山县全面开展禁渔工作,全县退捕渔船325条,安置渔民650人;实施增殖放流,投放各种淡水鱼类5000万余尾,净化水质。如今,一湖碧水、两岸青山的大昌湖已成为三峡库区一处独特的美景。
  作为“水警察”,在对长江流域水上执法上,巫山县投入资金600万元,建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安装远程热成像视频监控点20个、 远程广播18只,设置6个重点水域路口监控视频卡点,配备无人机,实现全县重点水域全覆盖全天候远程监控;还建立了“149”管护网络:1个县级渔政大队,大昌、培石、高唐和大溪4个工作站,9个涉水乡镇监控点,实现了快速发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管护有效的渔政执法管理格局。
  2016年至2019年,巫山县还关停拆除辖区港口非法码头24座、临时堆场7座,收回港口岸线4000余米,种植苗木10万余株,生态复绿土地110余亩,切实保护了长江生态环境,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念好“山”字经
  长江三峡,红叶满山、李花似雪,宛如百里画廊。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巫山县,得益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水青山催生出各色“生态宝贝”:红叶带火三峡游,脆李长成“摇钱树”。每年秋冬季节,30万亩红叶遍布长江两岸,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自2007年开始,巫山县以红叶为媒,打造出了以“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为品牌的红叶旅游经济。经历了“告别三峡游”的营销效益阵痛之后,巫山红叶成了巫山生态旅游破冰力锤。如今,巫山红叶节已成功举办了15届,红叶成为三峡冬季旅游的响亮名片。
  “以前村民们都将黄栌、乌桕这些红叶树砍了当柴烧。然而,随着首届三峡红叶节在巫山开幕,大家逐渐意识到保护红叶树的重要性,从砍树卖树转向看树护树。”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说,随着红叶旅游品牌效应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巫山人意识到要盯住红叶这一座“宝山”、守住长江这一江“绿水”、建造好巫山这个“生态门户”,才能让手中的这碗“旅游饭”更香。
  近年来,巫山一直致力于发展红叶经济,助推旅游产业升级,提出立足“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旅游资源,打造山水融合、水陆并进、文旅融合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