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753期 >2022-04-01编印

怎样读懂乐府诗
刊发日期:2022-04-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六)

叶嘉莹
  谢灵运的“繁复”
  曹子建的《白马篇》已经是开始有心用意来对,而且在对偶之间,他造成他诗歌的一种气势。我们再来看一首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还是要说明中国的诗歌在对偶这方面演进的情况。
  现在你们发现诗开始慢慢地难起来了,不是很简单的了,好像是很繁复很复杂,而且还有很多字笔画很复杂,这是谢灵运诗的特色。我现在把这首诗念一遍。“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任”在这里念平声,rén。“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首诗读起来比较困难,除了对偶,它的句法、结构开始繁复起来。这一方面是谢灵运性格和生平经历造成的,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诗歌必然的演进结果。
  关于中国诗歌作品风格与作者人格相结合的问题,西方新批评派说,中国喜欢用诗人的品格作为衡量诗歌的标准,说这是错误的。确实,真正有品格、有道德修养的人,如果没有作诗的文学艺术修养,根本不能成为诗人,勉强写出来诗,也不见得很好。所以诗人品格的高低,与他诗歌文学艺术价值的高低,不是必然成正比。
  可是有一点不能忽略,作品是透过作者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用字的习惯,都必然与作者有联系。诗人品格的高下,不一定是衡量诗歌作品的标准,但是作品的风格一定与作者的人格、性格、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
  我一直强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应该表现一种感发的生命,就是诗人的感情,引起他感动的那些因素,它们的多少跟大小。他关怀的是自己生活的幸与不幸,得意与失意,还是国家、人民,更广大的人生活的幸与不幸。他感情的品质,它的quality(质量)跟quantity(数量),都跟作品有很密切的关系。
  我们现在讲诗歌的形式演进的时候,遇到了谢灵运这样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作者,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把形成他这样的特色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曹植跟谢灵运两个人基本上说起来都是在仕宦———做官这方面不得意的诗人。朱自清先生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中说,《唐诗三百首》里有一个很基本的问题,诗人所考虑的仕与隐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仕与不仕。仕是怎么样的仕?不仕是为什么不仕?有的人表面上说不仕,说要隐,其实他真正暗地里说的都是仕。也有人在求仕,可他有求隐的隐藏因素在里面,这是相当复杂的。
  谢灵运,他之所以繁复,是因为他被迫害的情况比曹子建更繁复。谢灵运是东晋后期的人。东晋有姓王的跟姓谢的两个大家族。谢灵运曾祖父这一辈的谢安,做到宰相。祖父谢玄,在淝水大战中,打败了前秦的苻坚,保全了东晋半壁江山,谢家被封了康乐公爵位。
  东晋后期军阀兴起。谢玄为抵抗北方外族,训练了一支军队,军队的基础在镇江,在东晋首都金陵(南京)北边,所以叫北府兵。刘裕本来是北府兵的军人,是谢玄的部下。可他平定了另一些叛乱,功劳越来越大,有一次带兵跟北方外族作战也胜利了,立了大功,后来封作宋公。再后来,刘裕篡夺了东晋江山自己做皇帝,就是“宋武帝”。这个“宋”叫做“刘宋”,不是赵匡胤姓赵的宋。
  谢灵运出身东晋最高的世家家族。祖父去世后,父亲据说智能低下,不久也死了,真正继承谢家康乐公爵位的是谢灵运。
  刘裕把东晋推翻了,可他拉拢谢灵运。刘宋得国后,很多东晋的封爵都取消了,谢灵运的只是降了一级,把“康乐公”降作“康乐侯”。刘裕做宋公时,拉拢谢灵运做“世子左卫率”。世子就是将来要继承宋公的世子。刘裕有很多儿子,谢灵运与他第二个儿子刘义真感情相当好,因为刘义真也喜欢文学,跟很多文学之士往来。可是刘裕死后,继承帝位的是刘义真的哥哥刘义符(少帝)。刘义符不久就被手下几个当权派杀死了,他们立了另一个皇帝,就是刘义符和刘义真的弟弟刘义隆,刘宋的文帝。他们还把刘义真的王子之位废了,把他也杀死了。
  文帝也对文学相当重视,表面上也对谢灵运很好。刘义符做皇帝时,谢灵运常常跟朝廷里的人议论不合,这些人就把他请出去,“出官”,让他到外面做官,到浙江永嘉去做太守。永嘉在今天浙江温州附近,那里山水风景很美。
  谢灵运很失意,以他的家庭出身,以他的才华学识,都应该留在中央,而现在让他到永嘉,他很不得意,所以辞官不做,回到老家浙江会稽县始宁镇,谢家有祖产在这里。后来经过政治变乱,宋文帝做了皇帝,把谢灵运召回中央,让他修《晋书》,整理晋朝历史。谢灵运还是不得意,他认为以他的才干,应该掌握政治上的大权。现在没有谢灵运写的《晋书》,因为他不好好修,一天到晚游山玩水,所以又让他到外面去做官,经过几次反复。
  谢灵运像曹子建一样比较任纵。他穿的衣服,车马上的装饰,“多改旧制”,跟过去不同,出了很多新花样。不但如此,他不好好做官,出去做地方太守,不管当地政事,每天游山玩水。他还做了登山屐,就是上山穿的木屐,有两个齿,上山的时候把前齿拿掉,下山的时候把后齿拿掉,人们管这种木屐叫“谢公屐”。他还不是一个人去登山,谢家是一个豪放富贵的家族,养了一大批门客。他每次上山都是几百人一起,还率领好几百人到山上开山伐木,地方官长以为有了山贼。而且他言行不检点,常常跟朋友一起,喝醉了就“裸身大呼”,把衣服脱光了大喊大叫。哪个地方官长肯接受这么一个任纵的豪门贵族?最后人家告到宋文帝那里,说谢灵运造反。
  宋文帝还是很好的,说谢灵运一个文人,不会造反。谢灵运听说有人告他,连夜快马来到首都辩白,宋文帝就相信他了,说你离开会稽老家吧,你跟当地官长处得不好,就让他到另一个地方去。他去了之后仍然任性、放纵,人家又告他造反,朝廷派人来捉他,他就真的起兵造反了,结果被捉到,最后在广州被杀。
  谢灵运的遭遇跟他任纵的性格相结合,让他内心充满矛盾,所以他文学上、诗歌上也是繁复的风格。他不好好做官,喜欢游览山水,被外放后写了大量山水诗。中国山水诗能够有这么好这么大的成就,是谢灵运开拓出来的。
  山水诗的由来,是因为魏晋之间的人喜欢玄学和清谈。魏晋政治复杂,很多诗人是被杀死的。嵇康是被杀死的,晋朝初年“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一大半是被杀死的。所以魏晋之间的人想远离政治,清谈玄学,讲究老庄。玄学常常是讲究老庄之学,讲究山林隐逸,饮酒赋诗,所以那时候还有些人就想,现实的政治这么可怕,所以就写一些游仙诗。游仙诗跟山林隐逸的思想结合,慢慢孕育了山水诗的种子。玄学老庄跟山水游仙结合,形成山水诗。而谢灵运写的山水诗最多、最好,成了这一派开山重要作者,影响了唐朝一些写山水、写大自然景物的诗人,像王维、孟浩然、韦应物。
  (摘自新华社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