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要闻总第2744期 >2022-03-11编印

怎样读懂“乐府诗”
刊发日期:2022-03-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叶嘉莹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讲《上山采蘼芜》,还有另外一点用意。我想让大家了解,乐府诗开始发展出一种叙事诗的形式。《诗经》大概都是抒情的、言志的。中国的抒情诗十分发达,而最早的叙事诗是在乐府诗里出现的,它是叙述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的形式。而且在古代的叙事诗里,常常在叙述一个故事的时候,中间有一些对话。
  《上山采蘼芜》是比较早期的乐府里的叙事诗,比较短。到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叫《孔雀东南飞》,就非常复杂了。
  还有一点,早期乐府里的叙事诗,很多诗的主角都是女子。你可以透过乐府诗看到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看到女子在当时不平、不幸的命运。乐府诗里反映了很多。从《诗经》开始,有少数的几首诗,像《氓》和《柏舟》。《氓》是说没有结婚以前,男子总是来做买卖,要买这个女子的蚕丝,卖给她布匹,来追求她。等到追求一旦到手了,就对她非常粗暴。《柏舟》也是写一个被抛弃的女子,说当你不幸运的时候,在艰苦患难的时候,我跟你在一起受了多少苦难,而现在居然就改变了。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那一首长诗,写一个女子作为妻子,她的婆婆不喜欢她,所以把她赶走了,后来她自杀了,她的丈夫也自杀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是民间流传了很久的“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写女子不幸的命运。
  《上山采蘼芜》同样是写女子不幸的命运,社会上地位的不平等,造成她命运的不幸。“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女子。我们之前讲作诗的方法,有赋,有比,有兴,是理论上说起来,由物及心是兴,由心及物是比,直言其事就是赋。可是事实上,在作诗的时候很难说,有的时候又像是兴,又像是比。
  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你看那桃花,“夭夭”是开得很好的样子,“夭夭”本来是少好,年纪很轻的叫“夭”,刚开的桃花。“灼灼”像一片火在燃烧这么美丽,春天的时候这么鲜艳的花朵。“之子”那一个女孩子,“之”是指示词。“于归”,她出嫁了,是“宜其室家”。希望她出嫁以后,跟她丈夫家的人处得非常和美。那么这桃花的茂盛究竟是兴还是比呢?因为那美丽的刚开的桃花,跟一个美丽的新婚的女子也是相似的,在理性上也相等,所以兴跟比是常常混起来的。
  不但兴跟比常常混起来,有的时候比兴跟赋也可以混起来。像《上山采蘼芜》,你也可以说它是赋,说这个女子出去采“蘼芜”,蘼芜是一种香草。我们也说过楚辞里面屈原总是用兰花、蕙草等香草代表美好的品德,而女子有时候为了制一些香料佩戴在身上,采一些香草。所以你可以说是赋,而香草也有比兴的意思,说这个女子的品德、容貌是美好的。这个女子是“上山采蘼芜”,她虽然被抛弃了,虽然是孤单的、悲哀的,但是仍然珍重爱惜她的美好。
  如果从比兴上说起来,不但“蘼芜”可以有比喻的意思,“上山”也可以有一种向高、向上的精神上的力量。“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当她采了蘼芜,下山的时候就遇见她从前的丈夫,就是抛弃她的那个丈夫。所以“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中国古人常常说到见面的时候长跪,古人本来的坐席就不是椅子,经常席地而坐,所以对于跪是很习惯的。
  “长跪问故夫”,还是很有礼貌,“新人复何如”,说你现在有一个新欢的女子了,那个人到底怎么样呢?男子回答说“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新人虽然也很不错,但是不如从前的这个女子。“颜色类相似”,两个人容貌差不多,都很美丽。“手爪不相如”,可是手工工作的技巧和能力是不相同的。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 去”,这个究竟是谁跟谁的对话,哪里是丈夫说的,哪里是妻子说的,很难断。这里假设是妻子说,不管怎么样你说两个人差不多,可是毕竟你现在是喜新厌旧了。“新人从门入”,新人从大门进来,故人就从她原来的闺房内室之中离开了。
  后面丈夫又说了,说“新人工织缣”,新的妻子喜欢织缣,是一种丝织品,原来的妻子织素,也是一种丝织品,织得很好。“织缣日一匹”,新的妻子织缣,每天可以织出一匹来,有考证说只有四丈。可是旧的妻子每天可以织出五丈多长的素来。“将缣来比素”,如果从她们手工的成绩来说,用缣跟素来比。“新人不如故”,其实以能力来说,新人是不如旧人的。
  可男子喜新厌旧,他不是做这种理性比较的,他有另外的原因,这个我们不大了解。所以他说“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乐府诗写得非常含蓄,这个女子的悲伤哀怨它一点都没有表示,可是这种对比之中的不平,“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而为什么现在“新人从门入,故人从 去”?这是女子的不幸的命运,这是男子的败坏的品德。
  《诗经》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也不爽”,女子感情是不改变的,我们说“爽约”,爽是改变、失约。“士贰其行”,是那些男子三心两意。“士也罔极”,这种男子做起事来,简直一点约束、一点道理、一点情意都没有,是“二三其德”,他的感情是变来变去的。中国古代女子在社会生活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不幸的。
  乐府诗里反映一般人的民间生活,这不见得是诗人自己,只是诗人看到了社会上有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女子有这种可悲哀的命运。
  五言诗到《古诗十九首》就已经成立了。什么叫做成立?就是完整的五言诗。什么叫做完整的五言诗?第一个是每句五个字,中间不许有什么衬字。第二个是双数的句子一定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是自由的。可以换韵,换韵以后的规矩一样,也是双数的句子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五言诗汉朝就已经成立了,而且是受了乐府诗的影响,受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影响。汉朝之后呢?这是一个过渡的时期,就是从五言诗的成立,到五言诗的律化。什么叫律化?就是注重更严格的格律。五言诗的律化是分成两步的,第一步是对偶,第二步是平仄的协调。平仄的协调我们以后再讲,先讲对偶。
  中国的语文单形体、单音节,一个字是一个方块,所以容易对偶。这边是红,那边就是绿;这边是花,那边就是叶。什么叫对偶?对偶一定要词性相同,文法的句式差不多是相同的。所以前面说的红、绿都是颜色,作为形容词,词性相同;一个花一个叶,都是植物,作为名词,词性相同。这是中国语文的一个特色。
  最早的对偶也是自然的,不是有心的安排,自然而然就对起来了。比如《易经》上说,“水流湿,火就燥”。《易经》是很古老的书,那时候没有人定一个规矩说你说话要对偶。他说水向湿的地方流,湿的地方总是低洼的、潮湿的,所以水流是向着低洼潮湿的地方流。火呢,是去干燥的地方燃烧。“水流湿,火就燥”,一个是水,一个是火,湿和燥是形容词,流和就是动词。因为文字的特色,开始注重对偶了。最早的对偶是很自然的,不是有心去对的。
  《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两句就对起来了。胡马、越鸟,马和鸟是动物,胡和越是地方,北和南是方向,风和枝是名词,依和巢是动词。
  很多民间流传的顺口溜都是对句,这就是中国语言的特色。所以这是自然的,不是有心的对偶。到了三国曹魏的时代,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写诗。而在这三个人里面,曹植作的诗数量最多,而且最有名,曹植的诗对偶就开始增加了。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迦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