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社会总第2738期 >2022-02-25编印

巫山:
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实现“开门红”
刊发日期:2022-02-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巫山县境内长江培石段水质自动监测站。

巫山县境内长江培石段水质自动监测站。

  

  本报讯 (记者 陈久玲 通讯员 侯义高 文/图) 近日,记者从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获悉,今年1月1日至31日,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共3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天,优良率100%。
  长江巫山段水质类别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大宁河、神女溪、抱龙河、三溪河、大溪河、冷水溪河等六条支流,水质稳定达到相应水域功能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今年1月,城区、万人千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今年,我县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实现“开门红”!
  下一步,县生态环境局将加大治水、治气、治废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江东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启动官渡、庙宇、龙溪、竹贤、邓家等乡镇污水处理厂扩容性技术改造,实施官阳镇、 福田镇污水处理厂进行计划性大修。联合三峡集团加快推进长江大保护PPP 一期项目实施。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确保到年底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河湖、岸线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大昌湖“美丽河湖”创建成果, 确保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100%。
  突出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工业锅炉和砖瓦窑整治、移动污染源专项治理三大重点,扎实推进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污染源排放控制,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市(渝东北)前列。
  突出危废固废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化管理、收运体系建设三大重点,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工程投入使用,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