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2724期 >2022-01-17编印

重庆渝中黄沙溪环保绿化基地:
长江边的科技“滤芯” 水生态的绿色“屏障”
刊发日期:2022-01-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基地外长江碧水。

基地外长江碧水。

  

  渝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松 晏艳辉王欢 文/图
  一湾碧水绕渝中,渚清沙白鸟飞还。12月下旬,长江渝中段江面上空,徘徊着不少候鸟。江水变清、水质变好、生态变美,已成渝中“标配”。这背后,是渝中多年挑起的“上游责任”和“主城担当”。
  渝中的长江岸线并不太长,但区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态压力不可谓不大。作为重庆最早的都市区,这里山势起伏、楼宇错落,“山城”名头驰名中外,却也因高差较大、旧楼密集,不少地方管网无法通达———粪便污水去哪里?成了大课题。
  把好“排污关”,渝中给出的答案是:用高科技手段,高标准建设运营粪便污水处理场,打造直饮水标准的过滤系统,让流入长江的每一滴水,都经得起生态的验证、历史的检验。
  集中清运 200余吨粪便污水有了“归宿”
  南方冬晨多阴冷,12月21日,天微凉、天微亮,郑宣银和黄茂林便同其他36位同事一起,穿梭于渝中的大街小巷,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收集粪便污水。
  从小区到公厕,从山上到坎下,有了现代设备的辅助,一车粪便几小时便吸满。截至2021年12月,渝中区共有160座公共化粪池,434座弃管化粪池,接近600个化粪池的总量,全部都被定期清掏、转运、处理,它们的“归宿”,是黄沙溪环保绿化基地。
  该基地始建于2009年,初期总投资8784万元,日处理粪便能力500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2011年底,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每天处理200余吨粪便污水。
  不仅如此,作为重庆主城区唯一的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基地,这里还解决了主城不能进入管网的2万多座化粪设施的“老大难”问题,有效减轻了污染物超量进入长江水体,堪称长江边上的“净水滤芯”。
  变粪为水 20余道工序确保洁净
  今年8月,一场前景未知的化学实验,在黄沙溪环保绿化基地里展开。场长车英带领同事们,进行着除磷实验,他们试图调整工序,提升处理效率。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