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2705期 >2021-12-03编印

范成大巫山悯农留诗篇
刊发日期:2021-12-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蒋 华
  新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从上一年年底就水旱兼程,风尘仆仆地从千里之遥的广西桂林赶赴四川成都上任。终于,一行人今天进入四川管辖的巫山县域。范大人眼见辖区内桃红柳绿一派旖旎风光,心情不由地高兴起来。正在此时,“大人,快看前边山头。好像是起火了,只怕半边山都要烧起来了。”一位侍卫手指前方道,范成大手达凉棚向前方眺望,果然一派烟炎张天的景象,“乘现在火势还不大,我们还不快去帮助救火。驾,驾!”他们一行人快马加鞭向前赶去……
  来到山脚时,他们却看见一群农夫正悠闲地坐在田垄上,扶着锄耙看着山火施虐,满脸怡然。 询问后才知晓, 这是农夫正在“畲(shē)田”。何谓畲田?就是放火烧荒,进行刀耕火种的农耕生产。虚惊一场矣。这是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天的事了。
  这位范大人可不简单,其不仅是封疆大吏,更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大诗人,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共享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美誉。 想来制置使大人对巫山畲田印象很深,才写下诗歌《劳畲耕》记载下自己在此对畲田的所见所闻,因为在他的家乡放火烧荒的畲田早已绝迹。范大人少见自然多怪咯。
  读罢《劳畲耕》惟有“苛政猛于虎”的叹息。峡江腹心的巫山,山高水急,沟壑纵横,向来就不是农业生产的福地。 但民以食为天,峡江的百姓要吃饭必须学会土里刨食。当年在初春时节,农夫们选好适宜的山林之地,先将树木砍伐殆尽,观察、占卜好下雨的时机。在下雨头一天晚上,先放火烧山,一则借助草木灰作为肥料来肥田,二则好乘明日下雨之时播种,因为土壤还热刚好适宜种子发芽生长,望天收般的种庄稼,有无好收成全要靠几分运气啊。
  峡江(巫山)农夫种哪些庄稼?序中可知主要为麦子、豆类和粟米(sù,即小米)而已,在那个年代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等三大坨还远在美洲,差不多要五百年后才到这里落地生根,香喷喷的稻米对绝大多数的此地农民更是无缘消费的奢侈品。范大人在诗歌后半部分写到:自己家乡江南的农夫们,虽然生在鱼米之乡却被官府苛捐杂税盘剥后,反不如依靠刀耕火种,生活维艰的峡江(巫山)农夫生活幸福(“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峡江(巫山)农夫就真的幸福吗?半斤八两罢了,须知天下苦人多啊。诗末“食者定游手,种者长充涎”岂不是与《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异曲同工之妙吗。
  屈原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石湖居士悯农之心亦足以证其乃心忧黎民的廉吏贤臣,他在巫山所著《劳畲耕》必将千古流芳。
附录:

《劳畲耕》
  【范成大】
  小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山多硗确。地力薄则一再斫烧。春种麦、豆作饼饵以度夏。秋则粟熟矣……”
  峡农生甚艰,斫畲大山巅。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什一,遗秉得餍餐。何曾识粳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匏犀瘦,齐头珠颗圆。红莲胜雕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余,或自占城传。早籼与晚罢,滥吹甑 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 。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充涎。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