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经济总第2684期 >2021-10-15编印

十年建设成就
刊发日期:2021-10-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第一版)1961年建成火电站,供城区机关照明,至1966年基本满足城区照明。1966年动工兴建第一座国营水电站星火电站,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10年财政累计收入2878.71万元,是1950~1956年的2.2倍,财政累计支出2021.72万元,比“一五”期间增加2.5倍。收能抵支,且略有盈余。
  交通运输里程扩大,运量幅度增长。公路建设起步发展,1957年动工修建巫(山)官(渡)路,当年全线通车。随后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江南3区官渡、河梁、大庙全线通车,江北亦修成福田至水口公路段。1958年成立县汽车站,汽车始落户巫山,改变了县城至官渡的物资运输方式。1960年,县内始有第一辆40座客车,往返于县城至河梁。这10年,巫山的公路交通有了零的突破。同时,养护、开辟水运河道,增加小河运输里程,成立木船运输合作社,大大增加了客运及货运量。1958年全县邮路里程864公里,1963年新增8条乡邮路,设628个投递点,投递效率及准确度均得到提升。
  文教、卫生、体育、科技都取得一定进展。小学由347所发展到825所,在校学生45329人,是1957年的1.9倍;中学由1所发展到6所,在校学生1879人,是1957年的3.3倍;其间,还开办了半工半读农业、 林业初级中学、 卫校,至1966年,民办农业初中24所,在校学生833人。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3个,发展到73个,医务人员增加62人, 达114人, 每千人口医生数是1957年的1.66倍,床位增加117张,达209张,每千人口病床数是1957年的2.48倍。基本形成县有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公社有卫生院的全县城乡卫生保健网,医疗条件和环境卫生显著改善。体育事业和科学技术工作也有相应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比较突出的成果。
  这10年的探索实践,在中央及省委、地委的领导下,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带领和团结全县人民同甘共苦,昂首前进,积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建设和繁荣巫山的许多正确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当时巫山情况的具体方针政策,培养了一大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思想、组织和物质、技术基础。10年里,人民胸怀祖国,无私奉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在3年严重困难时期,不低头、不气馁,识大体、顾大局,不怕挫折、战胜困难,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非凡的精神状态,谱写并铸造了巫山县创业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