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2648期 >2021-07-14编印

哨路村:
深居山村有客来
刊发日期:2021-07-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杨昌发在整理货架。

杨昌发在整理货架。

  

  本报讯 (记者 王忠虎 龚傲 文/图)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12日,当记者一行走进曲尺乡哨路村时, 却凉风习习,好一个避暑纳凉的地方。
  “这里的空气特别好,服务态度也很好,车子包接包送,超市也马上建好了。”来自县城的余女士面对记者的采访如是说。
  哨路村2005年由原金刚村、哨路村合并而成, 位于曲尺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距县城23公里,属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最低海拔650米, 最高海拔1800米。全村幅员面积28.62平方公里,林地达2万余亩。山多地少,这里的老百姓也全靠种植“三大坨”为生。
  “以前这里的交通也不方便,我也从来没有出过门。”哨路村3社村民杨昌发说, 为了挣点零花钱,附近修公路他就去打点零工。自2015年开始,随着机场路的开工建设,哨路村便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杨昌发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在山里开起了百货商店。当机场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后,他的商店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随着摩天岭生态康养度假区的建设,他的房屋和土地被征用,他在集中安置点花2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三层楼的小洋房,不仅居住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变,生意也越做越大。2020年,他又买了一个占地90余平方米的门市。“现在,我在家里面还是能够挣三千元到四千元左右,把家里也照顾到了,感觉还可以。”杨昌发说。
  跟杨昌发一样的还有曲尺乡哨路村村民刘德科。现年31岁的刘德科,虽然没有住安置房,而是利用补偿款和自己的积蓄,在机场路与摩天岭的十字路口修建了一幢五楼一底避暑山庄。从2019年5月开始营业以来,每年收入都在二三十万元左右。
  “我们这儿可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高峰期一般在周末的时候,我们要接待400至500人次。按10个人一桌来算,每天可以接待四五十桌,平均一桌在500元左右。一天就可收入两万多块钱,基本上是以往种田一年的收入。”刘德科称。如今,他还常年聘用了5个工人,高峰期间要聘用10多个。
  “截至目前,哨路村重点发展了23户农家乐,带动了100余人吃上了旅游饭,全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在本地实现务工,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哨路村党支部书记蔡世伟介绍。
  哨路村,从原来贫穷落后的地方, 而今成了人们纳凉避暑的天堂。吸引了上海、北京等地的客人前来休闲养身。“接下来,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将围绕四社的农业产业园,五社的车厘子采摘基地,以及七社的蔬菜基地等进行重点打造,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蔡世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