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2626期 >2021-05-19编印

辛亥革命后的巫山社会状况
刊发日期:2021-05-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三峡深处,扼渝鄂咽喉,有渝东门户之称,1997年重庆直辖后归重庆管辖,之前隶属四川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为兵家逐鹿之地。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与混战局面。巫山所处的下川东和相邻的鄂西地区, 兵灾战祸连年。1918年7月,四川督军熊克武明令发表“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正式形成防区制,川政统一被破坏。20年代,军阀刘湘、杨森互争防地,巫山先后为其防区。川军张冲、唐式遵、王陵基、陈兰亭、潘文华、杨汉域、赵鹤、戴天民,北洋军吴光新、卢金山、王汝勤,鄂西靖国军兰天蔚,黔军李 ,滇军田梯等各路大小军阀,轮番于巫峡两岸驻防,战祸不断。
  巫山,山大坡陡,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的日子十分穷苦。
  军阀政府和驻军,为扩军而抢占地盘,在巫山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横征暴敛。驻军自委官吏,自筹饷款,借征预征,聚敛无已。自1923年起, 田赋征收一年预征4~6次,1927年, 二十军杨森已将田赋借征预征到1946年。为聚敛庞大军费,军阀竞发债券,强制推销;税外增税,捐外加捐。明令的苛捐杂税达四十多种,名目繁多,畸重异常。至1933年,巫山田赋,每两增收附加税51元,为刘湘二十一军防区44县榜首第四;至1935年,为川省最高8县之一。
  军阀强迫农民种鸦片,按点播窝数计税,不论年成好坏,都得按窝缴纳,农民痛恨称之为“窝捐”。军阀残暴掠夺的同时,地方官吏与地方豪绅助纣为虐,残酷统治,剥削人民。地主阶级把沉重的赋税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以高租重押剥削农民。盛行“铁板租”,无论年岁丰歉,佃农须照约纳租,不少升合;年租额占产量的50%以上,水田甚至七成八成。地主还以“欠租累进”、好田换孬田、一田二佃、无偿劳役、预收租课及高利贷等手段勒索农民。贫苦农民租佃土地,“上庄先交押,无押不成佃”,尚未耕种收获, 就得先向地主缴纳占一年地租60%~80%的押金,佃农十之八九靠借贷付押,又往往陷入高利贷者的残酷盘剥中。
  兵连祸结,乡间匪患四起。“夔、巫、大宁连界之地,有匪2000余人”。军阀只关心扩军,从不认真剿匪,甚而兵匪勾结,兵匪一家,成为亦兵亦匪、亦匪亦兵的“股匪”。酿致巫山西南两方万驼背、钟麻子、刘缺钯、熊铁脚板、徐双爪爪等股匪林立,庙宇、铜鼓两地被洗劫焚烧。北洋军阀败将闫礼威,败退奉大巫占山为王,自称川鄂边防司令。其幸春廷部袭占巫山县城数月;其团长万驼子,长期于官阳和房县、九湖地区驻扎掳抢。绿林出身的杨森二十军第六师师长陈兰亭叛投刘湘, 也曾率部万余人进占巫山。兵匪到处打家劫舍,鱼肉乡民,巫山城乡长期处于兵匪蹂躏与兵燹战火的苦难之中。
  军阀横征暴敛,官府敲骨吸髓,地主高租重押和兵匪骚扰肆虐, 致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各业凋敝;民间疾苦不堪言状,人民其苦尤深;饿殍遍野,人口锐减,巫山人口由1916年的17.4万人,减至1936年的15.05万人;人民生路断绝,挣扎在死亡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