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副刊总第2544期 >2020-09-25编印

一棵树
向欣
刊发日期:2020-09-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双龙有一棵树。一棵大树。一棵古老的重阳木树。树旁立了一块牌子,上书———古树重阳,龄三百岁。乡人仰望,称乌鸦树。根植乡里,护水与土。冠盖如云,慰人与心。褐干如铁,荫四方客。还阳草生,载人情暖。寿无永生,树亦有轮。干部群众,戮力同心。一草一木,自然有福。
  相传这棵树是安坪村邓老毛的祖宗栽下,邓老毛将它作为自己死后的棺材树。树长在村里的沟壑旁,每当山洪泛滥村里都要遭水灾,一次又是山洪爆发,冲毁沿岸的房舍,村民为保性命,抱住这巍然不倒的重阳木树才得以求生。邓老毛年老将死之时,命人把这棵树砍了做棺材,安坪村的八户人家,每人出了点薄银,给他买了一副好棺材,保下了这棵树。奇就奇在,安坪村自此再也没有发生过水患。
  自此,安坪村的村民视此树为神树,能护佑一方水土平安。历经三百年春秋,重阳木树已然高约数丈,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恰恰公路修在树旁,过往的车辆可停靠,在阴凉下缓解酷热和疲劳。旁边有一农家乐,名曰“古树人家”。
  幼时长在农村,四面环山,山上多是松木,一年四季葱茏。那似是与生俱来恒古不变的存在,是可以抬眼望见低头忽视的平常无奇。
  同院子住四户人家,农家院落总是少不了一方院坝,泥土地面,却打理得平整。天长日久,被踩得夯实,磨出光泽,随时可以趴坐在地上摸糖鸡屎吃。我记忆里虽是没有吃糖鸡屎的经历,但那一方院坝真是好乐园。
  院坝旁边栽了一棵泡桐树,好像天生就有那么高大。开起花来满树风姿摇曳,若是夜里下雨,第二日便落下一地,那花朵有空明的心,只要一踩,心就碎了,嗤的一声。
  那棵树的魔力,就是可以让同院子的人都聚在一处。但凡傍晚来临,炊烟四起,各家各户就拧着木椅子长板凳来到了树下,分散却又聚合的坐在一处。手里端着洋瓷大碗,碗里或是洋芋或是红苕或是包谷面饭,上面盖着几块腊肉,有肥的瘦的肥瘦相间的,有豆豉炒的榨广椒炒的腌菜炒的,散发出来的味道几近相同,来自田园和乡野,来自农家的浓烈和朴素。
  夏日的夜里总是最美的。那个时候的月亮和星星总要亮一些,透过泡桐树的枝叶,在地上撒下细碎晃动的光斑。老人们开始讲古,多数都是鬼故事,配合着乡村的静谧,营造出脊背生寒的氛围。孩子们总是害怕听,又总是喜欢听,把身子紧紧挨向大人,总是感觉身后有影,不敢回头去望。
  我看到双龙这棵古树的第一瞬间,那温暖和惆怅交织,这样的情愫除了乡愁再无别二。离开老家年幼,后来回去,山依然是那些山,草木依然葱茏,满眼都是抬头可以望见低头可以忽视的与生俱来和恒古不变。但除却山林和田地,其他的都是变了的,改变是一种进步,是经济科技思想精神的向前,有些像旧照片的修复功能,让陈旧和泛黄的底色,清晰明亮了起来。路都是柏油路,只要有人户的地方就有宽敞明亮的路。双龙的村落也是如此。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是新时代的经典语录,如果追溯到古人,愚公移山便是最好的出处。许多时候,当直观的看到深山变通达,才能由衷的感叹国人那骨子里涓涓如流传承下来的坚韧和耐力。
  这总能让我想起幼时,几间茅草屋建在一个半山腰,一条羊肠小道通往村里,每逢下雨更是难行,教书的母亲总要在满是泥泞的小路上一路摸爬滚打。父亲素来沉默寡言,典型的忠厚朴实的黄泥巴腿杆,唯独那颗爱妻爱子的心热烈。他一个人用石头砌了三百多级石阶路,就像是一个艺术家的手笔,在满纸绿意的宣纸上勾画出一条白线,醒目而且柔和。
  虽是出行平安了许多,然父亲又觉着住在山间儿女们没有玩伴,积攒了几年的粮食,终于在村人聚集的村中修了三间瓦房,搬到了热闹的新家园居住。后又贪图公路的便捷,在公路旁建了村里第一栋水泥楼房。人总是对明天和未来有更多的期许,并不辞辛劳的去尽力实现,而时代就是被这样推动着向前迈步。
  搬家多次,唯独对住在土房子里的年月记忆如织,挥之不去。现如今同院子的几户人家俱已搬走,剩下一些断壁残垣的土房子,孤零零残败出一些凄凉。而那棵泡桐树也早已被砍去,剩下一截树桩,斑斑驳驳又孑然独立,忧伤曾经有过的闹热。
  土墙瓦屋的房子如今已是少见,却总是记得当年村里男人们垒土泥巴墙的号子声,节奏和音调都像歌,短暂急促,起伏有力。双龙也已少见那样的土房子,村里的农家全都是修三四层高的水泥楼房,和树木青白相间,门前各种花卉也耀眼,院坝多是水泥地面,亮堂得好比镜子,却再也不在院坝里栽那些高大的树木了。
  于是,这长在路旁的古树,就尤其的显眼。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就是这一份清透与宁静,在宁静之中有人家,便不是料峭的冷冽,而是缱绻的温暖。温暖总是来自细微的每一处,或是那平整的院坝,摆放着木头椅子;或是田里的果蔬,按着季节在平和的生长;或是一条溪流,哼着与世无争的旋律;或是一棵大树,地下散布着阴凉。关于乡愁,谁能具体说清到底是哪一种事物,乡村有乡村独特的语言,有让每个人能灵魂栖息的温度,亦便够了。
  生长几百年而巍然不倒的古树,定是在坚守一些东西。许多时候,我总愿意相信万物有灵,尤其是这些历经岁月饱经风霜的大树,它见证了时间的长河里太多的兴衰变迁,它见证了一个乡镇从贫困走向小康的繁荣和振兴。
  古树旁边这户人家,主人姓贺,四十来岁,热情阳光。女主人生得俊俏,眉目之间温婉盈盈。还有一五岁小女,机灵活泼。起眼一观,在这乡村的静谧中,藏着那满满的静好,感叹山里岁月之完满丰盈。
  其实这家人是有故事的。年轻时候的贺姓男子,是村民眼里那不务正业的混混儿,打架生事不说,尤其嗜好赌博。每回赌博欠下巨款,就逃去远方躲债,好不容易还清债务,又赌博欠下巨款逃去远方躲债,如此周而复始,妻子不堪生活的压力,又拿这样的丈夫毫无办法,在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渐渐开始精神失常。
  就这样,这家人成了双龙镇的典型贫困户。
  扶贫容易扶志难。尤其是那些传统的旧观念和旧思想,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习惯了守着三分薄地只求衣食的农人,天生就认为这是宿命。村里的干部在带动村民发展脆李柑橘葡萄产业的同时,就好比老师对学生,哪怕嘴巴磨起泡,也要把产业致富这样的新观念灌输到他们的脑子里,再还要担当会计的角色,给他们深入浅出的算一笔账,这笔账是划算的是有赚头的,才能调动他们最大的积极性。
  但是贺成双这样的男子,从小就不喜务农,又总觉得这逼仄的小山村没有出路,一门心思就想着天上来财或者去外面闯大世界,要他安安心心在老家定下心来安居乐业实非难事。村里的干部早就具备了唐僧念经的能力,一次念经不奏效就念两次,两次念经不成就念三次,势必要让贺双龙浪子回头是岸。
  这是进行的思想软化,村里建设的变化是给贺双龙的直观冲击。柏油马路户户通,脆李柑橘山山满,乡村振兴人人喜,在外面居无定所的他,对家乡产生了眷恋。于是,他深思熟虑之后找到镇里的同志,直言要开一家农家乐,请同志们帮忙取名。镇里的同志大喜,说,你家住古树旁,农家乐就叫古树人家,差啥缺啥需要帮助只管说。
  古树人家,满满的乡土乡音乡愁。房子重新修缮一番,干净亮堂,院坝重新修整一番,宽敞整洁。他潜心研究了一些地道的双龙特色农家菜,尤其把巫山烤鱼做得在双龙家喻户晓,并且开设了乡村外卖,只需要一个电话,他就骑着摩托把做好的烤鱼送上村民的餐桌。浪子回头金不换,妻子觉得日子有盼头了,病情慢慢好转,逢人对人都温婉的笑。
  过往的车子行人,都会在这里刹一脚。坐在古树底下,感受乡村的静谧和温馨。古树人家也好客,纵然你是过客,也一杯清茶,慰君风尘。我喜欢乡村旅游这个词,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游子,他乡成为故乡,总想寻到某一处,跟城市有着距离有着差别,这距离不只是远近,而是喧嚣尘埃跟安宁清明的间距,是一个可以供养回忆又看到希望的落脚点;这差别不是指贫富,而是衣食都丰足,精神都丰满,却偏偏带有泥土气有着乡土味。
  双龙有一棵树。一棵古树。有一些脱贫干部,有一些脱贫的村民。他们建设着双龙,又守护着双龙应有的基调,再融入文艺范的格调。一切有了老根,有了情怀,也有了展望。
  他们,我,还是你,是依靠树的人,是在树下乘凉的人。而最终,是要活成让他人依靠和供他人乘凉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