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双晒总第2542期 >2020-09-21编印

聚宝藏珍 云上官阳
刊发日期:2020-09-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片2
图片2

图片3
图片3

图片4
图片4

图片5
图片5

  云上官阳。
  安置点新居。
  中药材产业。
  老鹰公路。
  大美官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是官阳美丽景色的缩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更是官阳真实生活的写照。
  从县城到官阳镇,沿着公路,要经过双龙、大昌等地,全程100余公里。官阳地处渝鄂交界处,东临神农架,西、南与平河乡、大昌镇接壤,北与巫溪县兰英乡相连,是目前巫山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近年来,官阳镇围绕县委、县政府“1+3+2”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官阳实际,抓机遇,促脱贫,兴产业,谋复兴,在实现几代官阳人的脱贫致富梦想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将偏远、贫困、落后的旧官阳逐渐打造成富强民主美丽和谐的新家园。
  云深不知处山深草木珍。官阳辖区高山林立,草木旺盛,在山林深处生长着种类多而又数量少的神秘的中草药,因此官阳自古便有种草药、采草药的传统。
  至今,官阳还有很多村民喜欢背上药篓,带着药锄,进入深山采药,去探秘原始的秘境,寻找自然馈赠的奇珍。
  家住官阳镇老鹰村4组的彭显龙,其祖上至少五代都是民间草药医生。作为家族采药“手艺”的传承人,彭显龙半辈子都在悬崖峭壁上度过。对官阳深山里的珍贵草药,彭显龙如数家珍,他能清楚地分辨出并找出太阳草、金耳环、石斛、岩耳等名贵稀少的中药材,将他们采取后,带回来经过炮制,成为日后治病救人的方药。
  “我熟悉它们的各种生长习性,就像熟悉我自己孩子的各种性格。”彭显龙说,采药的工作辛苦而危险,对于深山里多变的天气和潜在的危险,早已司空见惯。
  名贵药材吸取日月精华,喜欢生长在人迹稀少、悬崖峭壁之间,因此山里的野兽也很喜欢盘踞在它们附近,等药材成熟后再吞食。有一次,彭显龙在采摘药材白三七时,便遇到了一条盘踞在附近的大蛇。大蛇粗若小儿手臂,见有人来,昂头吐信,样子极为吓人。幸好彭显龙经验丰富,以祖传驱蛇的方法,从容地将其赶走,成功采得草药。
  “我名字叫彭显龙,那次还真的‘显小龙’了”,彭显龙讲述完这个事情后,不仅打趣地笑着说。
  良药断穷根山不在高,有灵性,能赋予人生存的物质就行。久居官阳的老人对背后的高山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知道那些鲜有人至的深山里长着无数奇珍异宝,那是大自然赐予官阳人的宝贝。
  老鹰村是官阳镇众多自然村的一个缩影,它位置偏远,海拔较高,全村适宜种植的耕地绝大多数在海拔1300米至1700米之间,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仅10.5℃,传统农业种植条件不足。全村共225户,745人,其中共有建卡贫困户41户,171人,为县级贫困村。从前,全村大部分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村里多为老人和小孩,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产业发展方面,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看还是从人文条件看,老鹰村都不能算是块“风水宝地”。为破解老鹰村经济发展难题,切实治疗困扰老鹰村多年的“穷”病,老鹰村在官阳镇党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调研,探索适合本村的发展之路,最终将目光放在了以独活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上。
  老鹰村境内全年光照热量较足,降水丰沛,土地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含磷钾丰富,呈微酸性至酸性,宜于中药材的生长。这里对于传统农作物而言略显“荒芜”的土地,却是种独活的“宝地”。
  对于中药材,村里人很熟悉。但听村干部说要把山里的药材种到田里,还要发展成村集体经济,村民们又表示怀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种有多大的区别啊?”“农田里种那么多药材耐得活吗?”“种这能挣几个钱?”
  为打消村民疑虑,充分发动村民参与,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政策支持,其中包括50万的中央集体经济投资资金和50万的县农委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并协调官阳镇的帮扶部门,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官阳镇驻镇工作队队长荀斌对老鹰村村级集体经济进行帮扶指导。在荀斌的带领下,县委组织部派出的指导组在老鹰村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现场蹲点指导,发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对村民进行新一轮的更细致、更深入的宣传讲解。
  一个多月后,村民的心渐渐被打动了。经村民大会讨论,村民们一致同意发展以独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村委会将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进行优化组合,新建独活标准化育苗基地120亩,配套整地、施肥等建设内容。目前,老鹰村成立了专业的集体经济组织,正着力推动中药材成为全村主导产业。
  自老鹰村发展中药材产业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9.6%,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923元,中药材人均纯收入5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通过发展扶持以独活为主要种植对象的村级集体经济,老鹰村村民们切切实实享受到了脱贫攻坚的实惠,脱贫能力得到提高,致富信心更加坚定。
  村里一位老人曾高兴地拉着驻镇工作队队长荀斌的手说:“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共产党的政策好,想不到独活这个小药材不仅能治疾病,更能治穷病,老鹰村的村民们越来越有盼头了。”
  除了老鹰村,在雪马、三合、新民、鸦鹊、梨坪等村都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目前,全镇已形成以党参、独活、淫羊藿、大黄、牛膝、云木香、木瓜等药材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正逐渐发展成为帮助官阳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特色产业。
  如今,官阳镇在探索人工仿野生种植,保持药材道地性的同时,通过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建立起1.2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与多个龙头企业实行定向销售,为山区药农开出了一幅脱贫致富的“良药”。此外,还通过网上云平台,和远在千里之外的药商达成销售渠道,告别了扛着麻袋找市场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了云上销售模式,官阳中药材产业逐渐步入电商时代。
  蜀道不再难行走在老鹰村,如盘旋在白云间。一条从悬崖峭壁上凿出的公路,用了村民17年的时间。
  老鹰村村名,源于境内深逾500米、绵延十几公里的老鹰沟。在2001年以前,这里只有一条宽不足30厘米的“毛毛路”与外界相通。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村民们很多没读过几年书,却清晰地记得有这句诗,因为它像极了老鹰村的路。
  “下沟、爬崖,再上坡、翻山、下坡……”这是74岁的村民黄权明对“行路难”最深的体会。在黄权明的记忆里,进出村子,印象最深的是肩挑背扛那100多斤担子的重压和翻山越岭的艰险,“滑到沟里,就算交待了。”
  这样的经历,在老鹰村每个村民的心里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
  “蜀道难”,难在“行路”,更难在“修路”。老鹰村境内多高山,现有可走的路几乎都在悬崖边上,想从老鹰村修一条到官阳场镇的路只有逢山开山,而大型机械设备在直上直下的崖壁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使用炸药爆破又极易引发崖崩,严重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每一米的路,都只能从崖顶往下挖斜面,挖成半隧道形式,再修成路面,工作成本极高。
  2001年,时任官阳镇副镇长的刘典元开始联系老鹰村,担任老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抱着不信邪的态度,刘典元下决心要把路修通,这一修就是十七年。
  十七年里,刘典元带着老鹰、雪马、梨坪、八树4个村的400多名村民,用钢钎和铁锤挖隧道,用小车运碎石,用血与汗在大槽、二等崖、山王庙崖壁上打通了3.5公里的绝壁路。
  刘典元和老鹰村村民们的坚持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鹰村这条路。2015年至2016年,利用烟草专项资金,官阳场镇到黑毛堑的“毛路”得以硬化,并加装了防护设施。同年6月,县交通局全面接手老鹰村村级道路建设项目。2018年5月1日,老鹰村通往官阳场镇的18.8公里公路全线修通。
  如今老鹰村的绝壁路上依然云雾缭绕,路上时不时可以见到运着药材的车辆开出村子,仿佛载着村民们的希望驶向光明的远方。官阳的老干部、老党员刘典元也已退休多年,而山间依然流传着他与村民奋斗十七年修路的故事。
  旧貌换新颜十月的官阳乍暖还寒,山里的阳光在微凉的初秋显得格外暖人,阳光下五保老人彭时春正拄着拐杖整理挖出的红薯,满脸幸福的笑容在秋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灿烂。
  彭时春是老鹰村村民,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与智障哥哥生活在一起,被政府纳为五保对象。在脱贫攻坚中,兄弟二人享受了五保政策和残疾人补贴政策共5万多元,在杨家槽安置点新建了房屋,于2020年农历三月告别了过去居住的破旧窝棚搬进了新房。
  走进他的新家,客厅里的正堂上,一张习近平主席的画像格外醒目。他说:“我就是享了国家政策的福,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们有吃有穿,好过得很,要感谢习主席,感谢国家啊。”据他自己介绍,现在每个月领的五保补贴、残疾人补贴都用不完,卡上还有不少积蓄,每学期还会给自己读大学的侄女支持1万多元的生活费。
  不仅彭时春在政策的关怀下过上了新生活,他所在的杨家槽安置点的贫困户、非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26户村民都过上了新生活。“2015年以前,整个老鹰村仅有一间水泥板房,其余全是茅草房。”村支书王远太介绍,3年脱贫攻坚工作让这里改天换地,新建了3个安置点,200多户水泥房……眼看着条件不断改善,曾经外出的村民又纷纷回村来建房了。
  巍巍青山,深林云间,神秘的官阳大山孕育着无数珍宝,更孕育着官阳人世世代代兴产业、奔小康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官阳正着力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实现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人有增收渠道。官阳镇党委政府将同官阳人民一道,一步一个台阶,抓铁留痕、踏石留印,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战略,在官阳这片沃土之上自由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