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社会总第2519期 >2020-07-29编印

洛阳村之变
刊发日期:2020-07-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洛阳村文化墙。
  本报记者徐永泉文/图洛阳村,与湖北建始县连界。峻岭崇山,绿遍四野,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针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突出文明乡风建设、智志双扶的正向激励作用,从而实现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同频共振。———这是洛阳村脱贫攻坚的最大亮点。“面子”不再难绷洛阳村整治“无事酒”,受到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成为县内外、市内外很多地方学习效仿的典范。
  这些年来,不少地方“过事”整酒花样百出: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老人过生要整酒,孩子出生满月、上大学要整酒,乔迁新居,甚至连母猪下了八个十个猪仔……都要整酒以示庆贺。
  小小的洛阳村,类似情况过去也时有发生。
  县委宣传部年轻干部蹇述权,2015年就被派驻到洛阳村搞扶贫,并担任了几年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他说,当时全村673户村民中有83户贫困户,村民们遇到红白喜事都兴摆“流水席”招待远亲近邻,“应邀”出席者再困难也要绷起面子送人情。
  整酒风盛行,耗费村民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尤其对于吃穿用度都发愁的村民来说,颇感无奈,有苦难言。但这种邀请,哪怕只是有人带来个甩信,一旦收到,又不得不去———否则面子过不去。
  除了红白喜事,把“无事酒”加在一起,贫困村民的“面子”真难绷啊!
  怎么办?几年来,洛阳村驻村工作队配合村支两会,严格制定新的村规民约,村委会与村民签订不整“无事酒”承诺书。在村里大兴勤俭节约文明乡风,在全村实行“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无事酒不办”。村干部还成立了巡逻小组,一旦发现村民整“无事酒”,巡逻小组先上门劝阻,对不听劝阻仍执意违规整酒者,根据村规民约“秋后算账”,严格执行。
  2018年8月,万大成的女儿高中毕业,他正准备整一场“升学酒”。可没想到,亲朋好友还没通知完,巡逻队就赶来了,对万大成轻言细语地说:
  “这酒还是别整吧,你还是贫困户,这几年眼看日子慢慢好起来,却又拿着钱铺张浪费……”几句话,说得他脸红红的。他当即悔过,赶紧通知亲友,取消了“升学酒”。
  “自新版村规民约推行以来,洛阳村‘整酒’歪风大有收敛,这既为村民节约了银子,又为村民保住了面子。”村主任姚本均为大家算了一笔账,“这几年,村里的酒席场次大约下降了2/3,户均年节约酒宴和人情开支近两万元。”
  又见“小岗村”2019年5月,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记者初到洛阳村,只见村场镇街道、人行道,干净整洁得可用“一尘不染”形容;农户门前的花台栽种着各种花草;漫步街头,不时瞧见一辆或几辆铮亮的小轿车停放在栋栋“别墅”式的农家庭院,或开过来开过去;……这不免让我产生幻觉:是不是到了小岗村?!
  这是那个几年前以脏乱差出名的贫困村吗?这是更早时候被称作“猪屎街”的洛阳场镇吗?它何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一段时间,驻村工作队看到,一些农户房前屋后,以及河道、田边、路边,生活垃圾、白色垃圾不少,提出清扫,却被一些村民讥为“爱面子”。
  不该要的“面子”(凑份子送人情)却热衷,该爱护环境的“要面子”却淡然。这两件事让蹇述权开始陷入沉思:物质、设施的落后,固然需要改变,但思想观念、精神上的落后,更急需改变!
  蹇述权决定以乡风文明建设为突破口,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从根上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精神文明”看不见摸不着,未免空了一些,啷个办呢?
  好办!第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七个字:村庄洁美,环境好!
  为让大家尽快养成爱卫生的习惯,洛阳村开始评比“清洁户”,为清洁户每户奖励一包洗衣粉、一块肥皂,并挂牌表彰。
  起初有村民觉得,“清洁”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纯粹是“面子工程”,毫不不配合。
  但有道是“富人爱穿衣,穷人爱扫地”,即使住在坡上,条件较差的人家,也都不认输,会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几凳抹得一成不染,努力挣到一块“清洁户”牌子。因为这涉及到他们日常相处的一个“面子”。工作队和村里,就是靠这个“面子”找到了文明新风的突破口。
  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理解,工作好开展多了。
  通过院坝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制定并细化“约束性”规矩,除让村民自觉做到不整“无事酒”,还“教育”大家不赌博,不虐待老人,不信封建迷信等;通过“清洁户”“敬老户”“诚实守信户”“十佳好婆媳”“文化家园”“幸福家园”等的评选和挂牌,营造美好的村容村貌、幸福而富有文化的家庭氛围,以及和谐的邻里关系,最终让老百姓形成“热爱集体、尊老爱幼、团结邻居、勤劳致富”等良好新风尚。———这是洛阳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
  培育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同时,也应留下一种看得见的文化。得益于帮扶部门县委宣传部的鼎立支持和精心指导,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2020年,洛阳村在“小岗村”似的场镇上,精心打造了颇具当地风味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一条街。在“文化一条街”“前身”净化、美化的基础上,重点做了文化性靓化。如对农家庭院的花坛统一砌砖,统一嵌进磨盘石;对农家庭院的围墙,统一砌砖,统一用青瓦做窗格。古朴雅致,悦目赏心。花坛里统一规划种植花卉藤萝。还刻立了村名界碑,修建了文化墙、原木材质“乡村振兴”意象门、文体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高清电子屏幕,新设了乡风文明道德讲堂、图书室等。同时把便民服务中心从村道边“搬”到主公路边,不仅与“文化一条街”融为一体,尤其使其增加了功能性、服务性,让老百姓办事、阅览等更为方便。
  提升“生命之源”洛阳村位于大山深处,过去是“望天吃水”。2013年起,县水利局陆续在这个村修建了12口饮水池,从邻近的泉水村引来山泉水,让全村老百姓都用上了自来水。
  但新问题出现了:新建的水池水面上枯枝败叶没人清理,影响水质,管道破损后没人修理,村民用水没有节制。有段时间,大家都争着用水,其中有户村民一个月用水竟达735吨,很快大家就没水可用了。
  新水池建好后,头两年就出现这类情况,大家心里不爽。守着水池却吃不上水,这是为啥?村主任姚本均一语道破问题所在:“问题就出在管水上!”怎么管水?村里在6社试点,试图破解这个难题。
  村支书万大宪三十出头,干劲十足。他说洛阳村饮水状况越来越好,经历了三个阶段。
  ———集体管水。60户村民推选懂焊接的一村民为管水员,村民每年每户交20元维护费,用于支付管水员的工钱和管网维修费。
  但户数偏少,出资不多,管水员积极性不高,效果欠佳;若出资高了,老百姓又会想,国家修池子安管子,怎么还要我们给这么多钱?
  ———轮流“坐庄”。村民分成若干小组,依小组按月轮流“坐庄”管水(其中50户管护,10户清理水池)。由于都是“管水员”,虽每户有10吨免费水,但用超了毕竟要花钱,村民自觉改掉了“滴水”、无节制用水等陋习。
  这样,6社不仅再没缺过水,且常年免费给附近洛阳小学供水,以感谢学校为培养后代做出的贡献。
  ———优化水源。本来就山清水秀,水资源好的洛阳村,现在全村6个社都采取了6社的管水模式,饮水安全、充足。
  一些易地扶贫户搬到村场镇后,又对原来洁净、甘甜的山泉水生出怀念之情。村里考虑到这一点,还特意寻找新的取水点。来自泉水村的饮用水,原本可供洛阳全村饮用;且因其取水点海拔高,水质好。后因用水需求量增加,不得不在本村寻找新取水点,新取水点要流经一大段农田中的水沟才进入水池,水质要差一些。今年,村里除将这个新取水点“提升”至农田以上挨近水源的高海拔处,万支书还亲自带人,钻树林、砍荆棘,在本村再寻找到一处高海拔处取水点。
  而今,三个取水点随时有人管护,水质都很好。